| 2007年第24卷第6期目录
本期目录 |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研究"结题会在我校召开 | | 2007,24(6) | | [摘要](241) [PDF] | | |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总目 | | 2007,24(6) | | [摘要](239) [PDF] | | | 正确理解马克思关于重建个人所有制的理论观点 | | 卫兴华 | | 2007,24(6) | | [摘要](658) [PDF] | | | 重建个人所有制不是恢复私有制 | | 胡世祯 | | 2007,24(6) | | [摘要](194) [PDF] | | | 再论《要十分重视粮食这种特殊商品》——来自粮食、猪肉价格上涨的深层思考 | | 杨作书,杨雪松 | | 2007,24(6) | | [摘要](237) [PDF] | | | 引导宗教为和谐社会建设服务 | | 周明惠,郝俊杰 | | 2007,24(6) | | [摘要](208) [PDF] | | | 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积极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纪念《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发表50周年 | | 何家银 | | 2007,24(6) | | [摘要](204) [PDF] | | | 中国二元户籍制度下不公平分配现实的批判与改革 | | 许玉明 | | 2007,24(6) | | [摘要](292) [PDF](1) | | | 改革开放以来城乡收入差距变迁与分配政策的演进 | | 李彬 | | 2007,24(6) | | [摘要](192) [PDF] | | | 论区域创新体系的内涵、构成和功能 | | 黄志亮 | | 2007,24(6) | | [摘要](249) [PDF] | | | 农村劳动力转移背景下农村教育投入与农业效益差异分析 | | 关丽丽 | | 2007,24(6) | | [摘要](208) [PDF] | | | 月度调查的另一种平衡的两层次样本轮换模式 | | 侯志强,李勇 | | 2007,24(6) | | [摘要](203) [PDF] | | | 我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的理性回归分析 | | 周渊 | | 2007,24(6) | | [摘要](228) [PDF] | | | 我国公共卫生支出现状与相关公共需求的分析 | | 张申杰 | | 2007,24(6) | | [摘要](174) [PDF] | | | 小额信贷发展研究 | | 艾益民,杨姝颖 | | 2007,24(6) | | [摘要](246) [PDF] | | | 企业员工的"职业高原"和工作满意度的关系研究 | | 王竹青,张慧 | | 2007,24(6) | | [摘要](193) [PDF](1) | | | 我国地方区域性知识产权战略研究 | | 华鹰 | | 2007,24(6) | | [摘要](189) [PDF] | | | 论完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争端解决机制——以比较研究为视角 | | 刘冰 | | 2007,24(6) | | [摘要](299) [PDF] | | | 单位犯罪主体的认定 | | 陈鹏 | | 2007,24(6) | | [摘要](229) [PDF] | | | 论再保险人的代位求偿权 | | 冉飞,吴万荣,吴可 | | 2007,24(6) | | [摘要](157) [PDF] | | | 从认知角度解读网络语言的强势模因 | | 王蓓,戈玲玲 | | 2007,24(6) | | [摘要](394) [PDF](7) | | | 中国古诗英译的女性隐喻视角 | | 王方路 | | 2007,24(6) | | [摘要](246) [PDF](1) | | | 英语谚语的语用分析及翻译策略 | | 黄朝立 | | 2007,24(6) | | [摘要](373) [PDF](13) | | | 信息焦点研究的语用视角 | | 蒯振华 | | 2007,24(6) | | [摘要](230) [PDF] | | | 英汉语"颜色"词的文化内涵及在商务英语中的应用 | | 杨根培 | | 2007,24(6) | | [摘要](254) [PDF] | | | 大众化背景下的高等教育公平思考——基于学分制的视角 | | 陶建新 | | 2007,24(6) | | [摘要](197) [PDF] | | | 大学生学习《资本论》的重要意义——对学生学习《资本论》后的调查 | | 赵驹,王秀婷,付师帅 | | 2007,24(6) | | [摘要](246) [PDF] | | | 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探索与创新 | | 张晓琴 | | 2007,24(6) | | [摘要](218) [PDF] | | | 关于高校统战工作若干问题的思考 | | 曾林 | | 2007,24(6) | | [摘要](208) [PDF] | | | 业主委员会制度完善之构想 | | 吴国平 | | 2007,24(6) | | [摘要](203) [PDF] | | | 对我国法院行政事务管理体制改革的思考 | | 钱颖萍 | | 2007,24(6) | | [摘要](203) [PDF] | | | 就业平等权的理论体系——以宪法含义为思考维度 | | 邓佑文,张晓明 | | 2007,24(6) | | [摘要](288) [PDF] | | | 论有效的城市危机管理机制——以"重庆暴雨洪灾"为例 | | 段书凡,王殿鹏 | | 2007,24(6) | | [摘要](210) [PDF] | | | 建构技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德性思维 | | 贺文华 | | 2007,24(6) | | [摘要](188) [PDF](1) | | | 不遇·玄思·宫怨·述行——简论屈骚影响下的汉代独创骚体赋 | | 冯小禄 | | 2007,24(6) | | [摘要](240) [PDF] | | | 言意论在明代文论视野中的展开 | | 邱美琼,胡建次 | | 2007,24(6) | | [摘要](257) [PDF] | | | 情感革命与现代作家 | | 王鸣剑 | | 2007,24(6) | | [摘要](216) [PDF] | | | 论消费时代女性身体图像对审美意象的消解 | | 蒋继华 | | 2007,24(6) | | [摘要](218) [PDF] | | | 抗战时期四川国防工程建设征用民工的待遇 | | 张莉 | | 2007,24(6) | | [摘要](298) [PDF](6) | | | 敬告作者 | | 2007,24(6) | | [摘要](164) [PDF] | | | 重建个人所有制不是恢复私有制 | | 胡世祯 | | 2007,24(6):4-7 | | [摘要](421) [PDF 391.36 K](856) | | | 再论《要十分重视粮食这种特殊商品》——来自粮食、猪肉价格上涨的深层思考 | | 杨作书; 杨雪松 | | 2007,24(6):8-14 | | [摘要](372) [PDF 596.07 K](871) | | | 引导宗教为和谐社会建设服务 | | 周明惠; 郝俊杰 | | 2007,24(6):15-18 | | [摘要](329) [PDF 969.42 K](1397) | | | 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积极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纪念《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发表50周年 | | 何家银 | | 2007,24(6):19-21 | | [摘要](342) [PDF 526.53 K](854) | | | 中国二元户籍制度下不公平分配现实的批判与改革 | | 许玉明 | | 2007,24(6):22-27 | | [摘要](490) [PDF 331.57 K](892) | | | 改革开放以来城乡收入差距变迁与分配政策的演进 | | 李彬 | | 2007,24(6):28-31 | | [摘要](487) [PDF 791.65 K](780) | | | 论区域创新体系的内涵、构成和功能 | | 黄志亮 | | 2007,24(6):32-35 | | [摘要](405) [PDF 488.38 K](863) | | | 农村劳动力转移背景下农村教育投入与农业效益差异分析 | | 关丽丽 | | 2007,24(6):36-41 | | [摘要](318) [PDF 461.85 K](810) | | | 月度调查的另一种平衡的两层次样本轮换模式 | | 侯志强; 李勇 | | 2007,24(6):42-44 | | [摘要](295) [PDF 660.24 K](523) | | | 我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的理性回归分析 | | 周渊; | | 2007,24(6):45-47 | | [摘要](341) [PDF 319.02 K](566) | | | 我国公共卫生支出现状与相关公共需求的分析 | | 张申杰 | | 2007,24(6):48-51 | | [摘要](387) [PDF 293.36 K](823) | | | 小额信贷发展研究 | | 艾益民; 杨姝颖 | | 2007,24(6):52-55 | | [摘要](435) [PDF 533.15 K](796) | | | 企业员工的“职业高原”和工作满意度的关系研究 | | 王竹青; 张慧 | | 2007,24(6):56-59 | | [摘要](499) [PDF 593.27 K](756) | | | 我国地方区域性知识产权战略研究 | | 华鹰 | | 2007,24(6):60-64 | | [摘要](325) [PDF 393.32 K](1501) | | | 论完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争端解决机制——以比较研究为视角 | | 刘冰 | | 2007,24(6):65-69 | | [摘要](321) [PDF 661.83 K](663) | | | 论单位犯罪主体的认定 | | 陈鹏 | | 2007,24(6):70-73 | | [摘要](254) [PDF 607.99 K](773) | | | 论再保险人的代位求偿权 | | 冉飞; 吴万荣; 吴可 | | 2007,24(6):74-76 | | [摘要](534) [PDF 523.06 K](965) | | | 业主委员会制度完善之构想 | | 吴国平 | | 2007,24(6):77-83 | | [摘要](403) [PDF 400.99 K](882) | | | 对我国法院行政事务管理体制改革的思考 | | 钱颖萍 | | 2007,24(6):84-88 | | [摘要](366) [PDF 992.20 K](664) | | | 就业平等权的理论体系——以宪法含义为思考维度 | | 邓佑文; 张晓明 | | 2007,24(6):89-91 | | [摘要](965) [PDF 693.48 K](690) | | | 论有效的城市危机管理机制——以“重庆暴雨洪灾”为例 | | 段书凡; 王殿鹏 | | 2007,24(6):92-95 | | [摘要](421) [PDF 382.75 K](1218) | | | 建构技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德性思维 | | 贺文华 | | 2007,24(6):96-98 | | [摘要](291) [PDF 575.65 K](874) | | | 不遇·玄思·宫怨·述行——简论屈骚影响下的汉代独创骚体赋 | | 冯小禄 | | 2007,24(6):99-105 | | [摘要](437) [PDF 384.86 K](672) | | | 言意论在明代文论视野中的展开 | | 邱美琼; 胡建次 | | 2007,24(6):106-110 | | [摘要](370) [PDF 1000.50 K](1639) | | | 情感革命与现代作家 | | 王鸣剑 | | 2007,24(6):111-114 | | [摘要](343) [PDF 675.86 K](652) | | | 论消费时代女性身体图像对审美意象的消解 | | 蒋继华 | | 2007,24(6):115-118 | | [摘要](496) [PDF 550.54 K](849) | | | 抗战时期四川国防工程建设征用民工的待遇 | | 张莉 | | 2007,24(6):119-123 | | [摘要](396) [PDF 595.30 K](674) | | | 从认知角度解读网络语言的强势模因 | | 王蓓; 戈玲玲 | | 2007,24(6):124-126 | | [摘要](426) [PDF 665.97 K](809) | | | 中国古诗英译的女性隐喻视角 | | 王方路 | | 2007,24(6):127-132 | | [摘要](412) [PDF 394.94 K](807) | | | 英语谚语的语用分析及翻译策略 | | 黄朝立 | | 2007,24(6):133-135 | | [摘要](346) [PDF 852.30 K](845) | | | 信息焦点研究的语用视角 | | 蒯振华 | | 2007,24(6):136-139 | | [摘要](295) [PDF 393.11 K](1002) | | | 英汉语“颜色”词的文化内涵及在商务英语中的应用 | | 杨根培 | | 2007,24(6):140-142 | | [摘要](565) [PDF 468.10 K](1655) | | | 大众化背景下的高等教育公平思考——基于学分制的视角 | | 陶建新 | | 2007,24(6):143-146 | | [摘要](343) [PDF 380.28 K](1884) | | | 大学生学习《资本论》的重要意义——对学生学习《资本论》后的调查 | | 赵驹; 王秀婷; 付师帅 | | 2007,24(6):147-149 | | [摘要](1679) [PDF 590.35 K](997) | | | 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探索与创新 | | 张晓琴 | | 2007,24(6):150-152 | | [摘要](374) [PDF 447.34 K](3489) | | | 关于高校统战工作若干问题的思考 | | 曾林 | | 2007,24(6):159-160 | | [摘要](439) [PDF 740.08 K](733)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