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信息

主 管 单 位: 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主 办 单 位: 重庆工商大学

编 辑 出 版:

邮 发 代 号: 78-113

邮政编码:400067

联系电话:(023)62769249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2-0598

国内统一刊号:CN 50-1154/C

新闻动态
  • 1
当期目录
显示方式:
  • 数智时代新型生产关系的本质特征与实现路径——基于马克思社会再生产“四环节”理论视角

    张福军

    2025, DOI:

    Abstract:

    数智时代以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为支撑,深刻改变了传统的生产、交 换、分配和消费模式。 新型生产关系是顺应时代发展、契合生产力发展需求而形成的经济关系,从马克思 社会再生产“四环节”去把握新型生产关系的本质特征,是深入理解和形成新型生产关系的理论支撑。 形成与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是立足我国国情和社会主义发展阶段所形成的独特生产关系 模式,并非仅仅是对原有生产关系的简单超越与重构,需要把握贯穿于社会再生产“四环节”中的核心问 题。 通过推进所有制结构、分配制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方面的综合改革,有效激发各类市场主体 的内在潜能,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型生产关系加快形成。

  • “五个必须统筹”:新时代经济建设的关键所在———《习近平经济文选》第一卷学习体会

    曾宪奎

    2025, DOI:

    Abstract:

    “五个必须统筹”是收录在《习近平经济文选》第一卷的重要内容,代表了习近平经济思想的最 新发展。 “五个必须统筹”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关键时刻、重要节点对经济发展做出的重 要战略部署,每一部分都包含了当前经济工作的前沿问题,各个部分具有紧密关联。 “五个必须统筹”的 提出具有深刻的背景,它是高质量发展持续推进,保持较高经济速度、实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 国,应对国际经济政治环境变动、稳步推进新发展格局的必然要求。 “五个必须统筹”具有深刻的内在特 质,它反映了高质量发展阶段我国经济建设多目标协同的特性愈发突出,我国由追随型经济体向发达经 济体转变的过程需要平衡好诸多方面的关系,当前改革需要处理好长期问题与短期问题、表层矛盾与深 层矛盾。 “五个必须统筹”的关键任务则包括形成“放得活”与“管得住”的经济秩序,构建协同发力、动态 平衡的总需求与总供给关系,处理好“新”与“旧”“质”与“量”的关系等。

  • 系统论视角下的数字政府治理研究

    李亚平1a, 1b, 袁维海1b, 2, 周伟良1a, 1b

    2025, DOI:

    Abstract:

    数字政府治理是数字化时代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 政府治理与数字技 术的融合,推动数字政府治理从系统化向复杂化延伸,数字政府治理作为一种复杂适应系统,面临着治理 主客体“多元性”、治理子系统“竞争性协同”、治理过程“迭代收敛”等复杂问题。 应对数字政府治理面临 的愈加复杂的问题,系统理论作为一种形式理论、一种跨学科的理论方法,为系统性、复杂性问题提供新 的解决思路。 从系统论的视角剖析数字政府治理因整体性、关联性、开放性和自组织性特征形成的转型 趋势,并提出系统推进数字政府治理创新在治理主体、治理技术、治理规则、治理模式等维度的关键策略。

  • 政府支持、IT资源与企业创新绩效

    尹剑峰, 李云艳

    2025, DOI:

    Abstract:

    数字创新改变了企业管理方式和商业模式,已成为提高企业创新绩效的重要手段。 基于政府 支持和 IT 资源的视角,以习酒企业为例,运用扎根理论分析方法,探讨政府支持、IT 资源、数字创新与企 业创新绩效的内在关系问题。 研究发现:政府支持中的政府 R&D 补贴、税收优惠等政策工具对企业创新 绩效均有促进作用,且政府 R&D 补贴的作用相较于税收优惠更大;企业 IT 基础设施、IT 数据信息、IT 人 员等 IT 资源对企业创新绩效具有促进作用;政府支持、IT 资源作为企业资源基础,有助于企业进行技术 应用、业务模式变革、数据应用等方面的数字创新,进而提升企业创新绩效。

  •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中国国内贸易网络结构演进与优化研究

    张 驰a, b, 雷小雨b, 宋 瑛a

    2025, DOI:

    Abstract: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要求构建畅通无阻、流量充盈的全国性区域贸易网络。 运用网络分析方 法研究了近 26 年的中国区域贸易空间关系,全面揭示了中国区域间贸易关系的整体网络与网络板块演 化特征以及各区域的网络功能特征,从而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战略的成功实施提供重要决策依据。 研究显示:中国区域贸易网络密度不断提高,区域贸易空间关系显著增加,并从少数个别区域带动发展阶 段逐渐进入“双循环”网络初步构建阶段。 贸易网络不断分化出更高水平的贸易紧密板块,目前已形成 由 19 个区域组成的贸易关系紧密板块。 各区域发挥三大网络功能的能力存在差异,总体上均呈现出东、 中、西递减的梯度格局,同时各区域应按自身的网络优势功能制定区域贸易战略,为加快“双循环”新发 展格局的形成奠定坚实的贸易网络基础。

  • 长江经济带城市群经济双循环融合发展的效能评价研究

    田 园a, b, 王 露b, 任 毅a, b

    2025, DOI:

    Abstract:

    基于 2010—2020 年长江经济带 78 个城市的数据,从“以内循环为主,外循环赋能,双循环畅通 高效”的角度构建指标体系,运用时空统计方法,分析长江经济带城市群经济双循环融合效能的动态演变 及其驱动力。 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城市群经济双循环融合效能处于较低水平,存在显著的空间差异性, 内循环发展质量明显优于外循环;2010—2020 年,各城市群及其内部各省市间经济双循环耦合协调度仍 然较低,且地区异质性特征明显;长江经济带城市群经济双循环融合效能呈现东、中、西递减的阶梯式差 异,总体增长趋势向好但空间极化趋势严峻。 研究对把握长江经济带经济双循环融合发展规律,促进欠 发达地区形成新的增长极,从而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具有现实意义。

  • 新质生产力赋能乡村全面振兴:基本逻辑和实现路径

    李 博, 李筱玥

    2025, DOI:

    Abstract:

    新质生产力通过“高创新、高质量、高效能”的特征赋能乡村全面振兴,成为推动乡村高质量发 展的重要引擎。 本研究在对新质生产力概念探析的基础之上,通过构建新质生产力赋能乡村全面振兴的 分析框架,考察了新质生产力赋能乡村全面振兴的机制:主要表现为以科技创新赋能乡村产业振兴;以新 质人才培养促进乡村人才振兴;以数字化赋能促进乡村文化振兴;以绿色生产力驱动乡村生态振兴;以智 能化乡村治理促进乡村组织振兴。 实现新质生产力赋能乡村全面振兴需要加大新质人才的培养力度;重 视对于新质劳动资料的开发;加快对于新质劳动对象的挖掘;加强新质生产力要素之间的协同。

  • 中国农村环境治理研究的基本特征、主题脉络及展望———基于Citespace的文献计量分析

    郑泽宇

    2025, DOI:

    Abstract:

    农村环境治理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环节,也是实现我国环境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重要路 径。 本文运用 Citespace 计量分析软件对我国农村环境治理研究的核心文献进行了可视化分析和内容解 读,在绘制知识图谱的基础上明晰了农村环境治理研究的研究特征、研究主题和研究趋势,进而提出了深 化我国农村环境治理研究的具体路径。 分析结果表明,农村环境治理研究作者和机构间的合作不够紧 密,核心研究主题分布在宏观制度改革、微观模式更新、城乡协同共治、村民有效参与、多元主体合作 5 个 维度,后续研究应进一步优化研究方向和创新研究内容,从整体观视域下的农村环境治理体系建构、农村 环境治理案例比较分析和实证调查、农村环境治理的利益因素考量、农村环境司法保障路径探讨等诸多 方面开展研究,以此服务于我国农村环境治理体系变革的实务进展。

  • 包容型领导对员工安全绩效的双刃剑效应

    赵国龙

    2025, DOI:

    Abstract:

    为充分揭示包容型领导对员工安全绩效影响的复杂作用机理,基于文献分析和社会信息加工 理论视角,构建以心理安全感和违反规范可接受感为中介变量的包容型领导对安全绩效的双刃剑效应理 论模型。 根据 399 名环卫行业员工的问卷调查,运用 SPSS 和 AMOS 进行相关分析和中介效应假设检验。 结果表明:包容型领导、心理安全感、违反规范可接受感、安全绩效两两之间呈显著相关关系,且违反规范 可接受感与心理安全感和安全绩效之间呈负相关;包容型领导对安全绩效有直接显著正向影响;包容型 领导通过心理安全感的中介作用间接正向影响安全绩效;包容型领导通过违反规范可接受感间接负向影 响安全绩效。 企业管理者应尽可能发挥包容型领导对安全绩效的积极作用,避免消极影响发生,进而减 少员工失误、提高安全绩效。

  • 安全基地型领导对员工主动创新行为的影响机制研究: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模型

    赵 娅, 张齐越

    2025, DOI:

    Abstract:

    立足创新驱动时代的新型领导力,基于社会信息加工理论,构建安全基地型领导对员工主动创 新行为的影响机制,通过收集 331 名初创企业员工的问卷数据,运用层次回归和 Bootstrap 方法对理论模 型进行实证检验。 结果发现:安全基地型领导正向影响员工主动创新行为;安全基地型领导通过让员工 感知被上级信任从而激发其主动创新行为;员工的证明目标导向和学习目标导向正向调节安全基地型领 导与感知上级信任的关系以及安全基地型领导通过感知上级信任对主动创新行为的间接影响;而员工的 规避目标导向负向调节安全基地型领导与感知上级信任的关系以及安全基地型领导通过感知上级信任对 主动创新行为的间接影响。 研究结论从微观层面揭示了安全基地型领导有助于激发员工主动创新行为的 实证依据,也从实践层面为企业优化安全基地型领导力和培养员工主动创新行为提供有益启示。

  • 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威:内涵、生成机理及实现路径

    马丹聃

    2025, DOI:

    Abstract:

    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威是衡量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效果的关键概念。 在阐释思想政治教育话语 权威内涵的基础上,从本体论、认识论和实践论深刻剖析了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威本质,并诠释了思想政 治教育话语权威生成机理的构件组成,即合法性、真理性、审美性、需要性。 为支撑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 威的“言之有据”,则需从建构内容本体、赋魅教育主体、创新叙事介体和嵌入仪式环体 4 个方面,力求实 现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威言之有“理”有深度、言之有“立”有支点、言之有“力”有实效和言之有“利”有 保证。

  • 三线精神的时代价值与传播路径研究

    梁建良1, 刘彦龙2, 王 梅2, 张慧玲3

    2025, DOI:

    Abstract:

    三线建设工业遗产是我国工业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特殊的时代意义。 三线建设工业遗 产既具有工业遗产的共性亦具有其特性,以价值为中心的保护是对其实施活化利用的前提。 为理清三线 建设的发展脉络,挖掘三线精神的时代意义,本文通过文献研究和实地考察等方式,深入研究三线精神的 文化内涵和时代价值,并不断探索创新三线精神的传播方式,旨在传承弘扬三线精神,为三线精神的传播 提供可供借鉴的实践路径。

  • 数媒时代时尚消费符号展演中的自我与社会指涉

    吕庆春

    2025, DOI:

    Abstract:

    在数媒时代时尚消费符号的展演不断地解构和建构社会语境,更显自我和社会指涉。 数媒化 使时尚之物转换为人们意会的符码,具有鲜明的符号价值认证意蕴。 数媒化促进人们快捷地对时尚符 号/ 价值进行审视,对人进行品味辨识和价值指认,进而成就人的表象的社会尊荣和名望。 时尚消费符号 展演着人的消费审美和艺术范式,人们在奢华的时尚消费符号中展现其格调与品味。 于是,时尚消费符 号成为美的意指和艺术表现的载体,人们在时尚的展演或表达中对象化。 时尚品牌符号最具赋予人即刻 的价值和名望的意蕴,通过数字媒体形式对其进行社会认证和编码。 在数媒时代时尚消费符号更多地浸 润着人的灵感和创新,通过数媒化形式和展演,给人与社会增添活力,并增色赋值。 在时尚消费符号的展 演中人被符号化,成为时尚的物化品。 但是,需要健康地进行时尚消费符号的展演,不能把人引向价值追 求和行为表达的异化。

  • 社会公益组织赋能基层治理的实践探索———以Z公益组织的“社区公益敬老”为例

    金小苗, 蒋沂霖, 张颖颖

    2025, DOI:

    Abstract:

    社会组织是基层治理现代化的重要主体,已有研究多聚焦于政府对社会组织的资源输出与政 策支持,但对社会组织通过多重路径反哺基层政府的现象缺乏讨论。 通过对 Z 社会组织赋能社区“公益 敬老”项目的个案研究表明,社会组织对基层治理的赋能主要包含促进基层治理多元主体形成、体制机制 创新、政民互动渠道拓宽的结构赋能,协助社区难点问题解决的资源赋能,激发社区活力产生的心理赋 能。 社会组织的多重赋能促进了基层社会治理的多元共治、充满活力与稳定有序,这对于社会组织有效 参与基层社会治理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快速检索
检索项
检索词
卷期检索
过刊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