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 33(6):119-124.
摘要:在中国现代文论建设中,“失语”现象时有发生,却不是主体;更为主流的是中西文论在遵循精神契合性、民族性、传统性基础上的“得语”。在20世纪的杜甫研究中,“人民性”“现实主义”“民胞物与”等概念的提出,显示出中国文论强大的生命力,是“得语”的明证。疗治“失语症”应该尊重中国文论建设基本规律的前提下,准确认清古代文论在当代社会的文化定位,以及它在经历百年现代化历史进程之后的社会属性,较少掺杂民族主义情感,代之以学理性的分析,重新评估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创作实际。
2011, 28(6):24-27.
摘要:我国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经历了革命时期、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以及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时期的更新与重构的曲折历程,使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成就,成为了无产阶级革命理论宝库中的经典。 更多还原
2007, 24(4):126-127.
摘要:广告接受度是人们通过接触广告信息而形成的对广告总体评价的主观态度倾向,也是人们由于接触广告而唤起的各种对广告积极和消极的认知、情感、意动的反映。多数研究者认为,广告接受度将会直接或间接对消费者的购买产生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