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 询 高级检索+
共找到相关记录52条
    全 选
    显示方式:|
    • 数字经济与城市产业结构升级——基于就业供给和消费需求双角度分析

      2024, 41(5):31-45.

      关键词:数字经济;产业结构升级;就业结构;消费结构
      摘要 (423)HTML (0)PDF 0.00 Byte (0)收藏

      摘要:利用2015—2018年中国239个地级市面板数据,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分析数字经济发展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研究发现:(1)数字经济发展显著促进了产业结构高级化,但未显著促进产业结构合理化;(2)数字经济的发展有助于地区就业结构优化升级,但对消费升级产生了抑制作用;(3)一方面,数字经济通过就业结构升级促进了产业结构高级化,但是数字经济引起的消费降级在一定程度上掩饰了数字经济对产业结构高级化的直接影响;另一方面,数字经济引起的就业结构升级抑制了产业结构合理化水平的提高,而消费降级却促进了产业结构合理化水平的提升;(4)异质性分析结果显示,在产业结构高级化层面,数字经济对中部地区、西部地区、数字化三线以外城市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对一线和二线城市存在显著阻碍作用;在产业结构合理化层面,数字经济对东部地区城市有显著积极影响,而对西部地区城市有显著消极影响。

    • 国内外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研究脉络与热点追踪——基于CiteSpace的文献计量分析

      2024, 41(2):61-75.

      关键词:新就业形态;平台从业者;劳动关系;劳动权益
      摘要 (1138)HTML (0)PDF 0.00 Byte (0)收藏

      摘要: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加强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围绕这一主题,借助CiteSpace等文献分析工具,聚焦发文量、文献被引频次、期刊影响因子、核心作者群、关键词聚类等指标,对近年来国内外关于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的主题文献进行计量分析,系统梳理其研究脉络,得出了如下结论和研究展望:近十年来,国内外对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的研究逐步深入,但文献总量较少,核心作者群相对分散,业内学术影响力不高,未来研究方向将集中在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新型雇佣关系认定和劳动权益保障两个方面,并致力于在工会职能创新、立法创新、社会保险政策实践创新3个方面作出实质性突破。

    • 促进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的现实问题与对策研究

      2024, 41(5):116-126.

      关键词: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新业态;乡村振兴
      摘要 (530)HTML (0)PDF 0.00 Byte (0)收藏

      摘要:解决好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课题。近年来,高校毕业生就业呈现出总量持续增长,就业重心逐步下沉,就业类型趋于多元,看重经济收益等特征。进入新发展阶段,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意味着个体特质与工作岗位,个体发展与社会发展的高匹配度和高满意度。针对促进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中面临的现实问题,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主要思路是需求侧扩大就业市场需求,供给侧提升毕业生就业能力,制度保障上加强对毕业生就业的帮扶,重点任务包括数字赋能就业体系、完善就业促进机制、引导毕业生返乡就业、保障困难群体充分就业。

    • 现代分享经济平台型灵活就业劳动关系影响因素——基于心理契约理论的扎根研究

      2023, 40(3):59-74.

      关键词:现代分享经济;平台型灵活就业劳动关系;心理契约;中国管理扎根范式;滴滴出行
      摘要 (206)HTML (0)PDF 0.00 Byte (0)收藏

      摘要:选取滴滴出行典型案例,基于心理契约理论,采用中国管理扎根研究范式,探索现代分享经济平台型灵活就业劳动关系的影响因素并构建影响因素模型。研究发现,灵活就业劳动关系受内外部因素双重影响。就外部因素而言,宏观环境、消费者态度与行为通过影响平台管理与劳动者获得,间接调节灵活就业劳动关系;就内部因素而言,现代分享经济平台与服务提供者之间的心理契约直接影响灵活就业劳动关系,交易型契约的遵守是灵活就业劳动关系正常发展的“奠基石”,关系型契约的遵守是灵活就业劳动关系良性发展的“润滑剂”,发展型契约的遵守是灵活就业劳动关系和谐发展的“长效药”。研究可为平台型灵活就业劳动关系治理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

    • 流动人口就业稳定性与收入差异——基于异质性视角的分析

      2021, 38(6):39-50.

      关键词:就业稳定性;流动人口;收入差异
      摘要 (708)HTML (0)PDF 0.00 Byte (0)收藏

      摘要:本文使用2017年中国流动人口监测数据,借助Heckman模型、交互模型对流动人口就业稳定性的收入效应进行研究。研究表明在控制了个人特征、流动特征、就业特征差异后,就业稳定性对收入具有正向影响。进一步控制选择性偏差后,就业性稳定的收入效应仍然显著。就业稳定者的收入比就业不稳定者高出20.2%。劳动力市场分割和流出地、流入地的推拉力显著影响着流动人口就业稳定性的收入效应。

    • “矿枯城废”背景下如何实施环境规制?——基于115个资源型地级城市的实证分析

      2021, 38(2):81-90.

      关键词:环境规制强度; 就业; 资源型城市; 系统GMM分析
      摘要 (402)HTML (0)PDF 0.00 Byte (0)收藏

      摘要:资源型城市利用自身资源发展经济的同时,对城市环境也造成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大面积的结构性失业给资源型城市带来前所未有的就业压力。本文根据2003—2016年我国115个资源型地级市的面板数据,运用系统GMM分析方法,详细分析了资源型城市环境规制强度的就业效应,对不同发展阶段以及不同资源种类的资源型城市分别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1)资源型城市的环境规制强度对就业有显著的负向影响。(2)对于不同发展阶段的资源型城市,其影响程度由强变弱依次为衰退型、成熟型、成长型、再生型。(3)矿业城市的环境规制强度对就业有显著的负向影响,森工城市环境规制强度对就业并没有显著的影响。根据分析结果,本文提出结合环境规制和就业的关系合理制定环保标准,在保证就业的情况下达到改善环境的目的,实现资源开发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协调统一。

    • 基于性别视角的新生代农民工就业满意度研究

      2021, 38(4):97-107.

      关键词:新生代农民工;就业满意度;性别差异
      摘要 (236)HTML (0)PDF 0.00 Byte (0)收藏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以及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新生代农民工逐渐成为农民工的主体,对他们就业满意度的研究,有利于客观反映该群体的就业状况,加快推进新生代农民工的市民化进程。本文基于山东省894份调查样本,运用统计性描述方法分析了新生代农民工就业满意度的性别差异。结果发现:新生代农民工对整体就业状况的满意度偏低,并且男性新生代农民工的总体就业满意度低于女性;在就业满意度的各维度方面,男性新生代农民工在报酬、工作关系、职业发展和劳动保障方面的满意度均高于女性,但在工作环境方面男性满意度低于女性。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在制定新生代农民工就业的相关政策时,应充分考虑该群体的性别差异及诉求特征。

    • 就业市场中“学校歧视”的表征、成因与治理

      2021, 38(4):122-129.

      关键词:就业市场;大学生;学校歧视;用人单位;教育公平
      摘要 (365)HTML (0)PDF 0.00 Byte (0)收藏

      摘要:基于与岗位工作属性无关的先赋性条件对求职者进行选聘导致就业不公平。毕业学校与个体能力不直接相关,因而用人单位在大学毕业生招聘及后续人力资源管理中设置毕业学校门槛的行为属于就业歧视。“学校歧视”是隐性的就业歧视,主要表征为用人主体在招聘过程中对不同学校毕业学生区别对待、内部劳动力市场中基于毕业学校差异的同工不同酬。“学校歧视”之所以产生,既有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不平衡的教育原因,也有用人单位控制人力资源成本的经济原因,更有对高等教育功能的认识偏差。治理“学校歧视”,应多元主体协同,努力促进我国高等教育均衡协调发展,不断加强劳动力市场的制度规范和标准化建设,促进人才供需双方目标趋同,共同维护公平就业环境。

    • 美国制造业“重振”战略实施效果考察:成效与难点

      2020, 37(1):12-23.

      关键词:美国制造业;重振制造业战略;实体经济;就业
      摘要 (572)HTML (0)PDF 0.00 Byte (0)收藏

      摘要:自2009年美国政府提出“重振制造业”战略以来已经过去十年,数年来美国的制造业有了一定的发展,表现为:制造业增值规模正在逐步扩大,其中耐用消费品增值增长超过非耐用消费品;制造业成本正在下降,就业人数有所增加;高技术领域研发投入增多,产量增值比重增大;高科技领域已经成为外商主要投资领域;制造机构网络初见端倪。但当前美国制造业发展面临两大问题:一是劳动生产率提高遏制了制造业就业岗位的增加;二是制造业工资较高削弱了美国出口产品的竞争力。本文比较了奥巴马与特朗普在“重振制造业”战略上的区别,认为奥巴马政府提出的美国重振制造业战略中的一些做法值得我们借鉴或给予启示。比如,政、企、学结合的研发体制及投资模式;监管虚拟经济活动,着力发展实体经济的理念;鼓励传统工业基地通过技术创新和产业结构转型焕发生机的措施等。本文指出,上海正在贯彻“发展实体经济”的中央指示,上海实体经济的发展需要加快政府职能转变;重视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加大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撑力度;重视理工人才的培养。

    • 企业福利对就业稳定性的影响——基于不同受教育程度流动人口的分析

      2019, 36(5):1-10.

      关键词:logistic模型;企业福利;就业稳定性;流动人口
      摘要 (1046)HTML (0)PDF 1.17 M (105)收藏

      摘要:流动人口的就业稳定性问题一直是学术界和政府管理部门关注的焦点。本文基于2017年武汉市部分企业的调研数据,采用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分析了企业福利对不同受教育程度流动人口就业稳定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企业福利对就业稳定性有显著影响,且企业福利对不同受教育程度流动人口的影响存在异质性,对流动人口与非流动人口的影响也存在异质性。企业福利对流动人口就业稳定性的影响上,在高中以下受教育程度的流动人口群体中关系不显著,在大专及以上受教育程度的流动人口群体中关系显著。

    上一页123456
    共6页52条记录 跳转到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