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第39卷第1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社会工作与社会治理
    • 论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的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

      2022, 39(1):1-12.

      摘要 (748)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的理论逻辑是指全面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实践进程中的内在必然性和影响脱贫攻坚实践的本质规定性。具体包括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的制度逻辑,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的思想逻辑,不断提高社会生产力总量的现实逻辑,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价值逻辑,马克思主义哲学智慧的方法论逻辑,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政治逻辑。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的实践逻辑是确保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保障,是指导这一伟大实践整体推进、有序开展的根本遵循和规范准则。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在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的主体力量、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的"领头雁"作用,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统一协调作用,充分挖掘和利用各贫困地区的有利条件和自然资源,充分发挥产业脱贫的优势效应,充分发挥制度扶贫在积极脱贫和防止返贫中的机制作用,充分发挥扶贫与扶智、扶志相结合的积极效应,坚决查处和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是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的实践逻辑。

    • >思想政治与法学
    • 论后位继承制度的适用价值与立法构建

      2022, 39(1):13-25.

      摘要 (278)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我国《民法典》设立了居住权制度,并对其设立方式作出规定,同时规定了转继承制度,这些都为后位继承制度的后续立法或司法解释做了立法铺垫。从立法上确立后位继承制度,有利于保障遗嘱人的遗嘱自由,完善与《民法典》配套适用的相关制度,预防权利冲突与继承纠纷,从而实现民法典物权编和继承编的立法宗旨。我们应当根据《民法典》第1152条的立法精神,细化与完善后位继承的制度设计,适应新时代保护人民群众财产继承利益的需要。

    • >经济研究
    • “一带一路”视域下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创新路径分析--以重庆市为例

      2022, 39(1):26-35.

      摘要 (262)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重庆市作为我国"一带一路"倡议中的重要节点城市、西部重要的工业基地,当前正处于新旧动能接续转换、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创新对调衡和优化产业结构、推进经济提质增效具有重要作用。在此背景下,本文首先从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融合"及"协同创新"两方面对与研究主题相关的国内外文献进行综述;其次,从空间布局、协同模式以及互动关系三个方面对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创新机理进行分析;再次,对重庆市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创新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最后,在考虑"一带一路"倡议对两大产业协同创新影响情况下提出优化路径。

    •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背景下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与贸易效应研究--以南太5岛国为例

      2022, 39(1):36-45.

      摘要 (272)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基于2009—2017年中国对南太平洋5岛国的直接投资和贸易数据,借助引力模型,实证分析了中国对南太平洋5岛国直接投资对其进出口贸易的影响效应。实证结果发现,中国对南太平洋5岛国的直接投资存量和流量与其贸易额呈正相关关系,即中国对南太平洋5岛国的直接投资具有明显的贸易创造效应,且直接投资存量比流量,产生的贸易效应更为显著。但同时研究也发现,直接投资产生的贸易创造效应存在一定的时滞性。因此,应适时优化中国对南太平洋岛国的直接投资,以增强中国直接投资对双边贸易促进效应,更好地提升中国与南太平洋岛国的双赢效果。

    • >思想政治与法学
    • “一带一路”背景下重庆开展对欧贸易的国际法保障

      2022, 39(1):46-53.

      摘要 (240)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重庆是中国内陆最早开通中欧班列的城市,也是国际贸易陆海新通道的枢纽。自"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重庆对欧贸易建设取得了新成绩,同时也暴露出部分问题。中欧班列运行效率有待提升,本地企业在对外贸易中面临贸易保护主义和贸易壁垒。国际法可以为重庆开展对欧贸易提供坚实的基础,我国应当在"一带一路"框架下推进贸易规则与交通运输规则法制化,以国际法固化双方权利义务,保护各方利益。重庆应当依托"一带一路"倡议,建设好中欧班列和陆海新通道的交通枢纽;同时,根据本地企业自身特点找出一条合适的发展道路,提升重庆和中国的国际影响力,促进"一带一路"建设。

    • >管理论丛
    • 高质量发展视域下制造业企业创新与绩效研究--基于高管薪酬激励、股权集中度的影响

      2022, 39(1):54-72.

      摘要 (278)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2011—2018年我国深沪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初始样本,研究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高管薪酬激励、股权集中度对企业创新与绩效的影响机制,并在此基础上开展不同产权性质下的对比分析,以期为我国制造业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新的参考视角。研究结果表明,薪酬激励、股权集中度对企业创新与绩效的影响存在产权性质上的差异:(1)薪酬激励与企业绩效、创新投入之间均存在正向效应,且这一现象在国有企业中更显著;(2)民营企业股权集中度对企业绩效的带动作用更强;(3)在低分位民营企业中,随着股权集中度的提高,薪酬激励对企业绩效的正向带动作用也有所增强;(4)股权集中度的提高会抑制薪酬激励对创新投入的带动作用,且在民营企业中抑制程度更高。

    • 基于社区团购的生鲜电商产品购买意愿影响因素研究

      2022, 39(1):73-85.

      摘要 (429)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社区生鲜团购兼具新零售及社交社群电商的特点,在"人货场"新场景下是价值传递与价值增值的重要纽带。基于SOR理论,通过结构方程模型,探讨消费者体验影响因素的多个维度对其购买意愿的影响,以感知价值和感知风险为中介变量,构建理论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参照群体、便利性、产品属性和服务质量对感知价值均有显著正向影响,对感知风险均有显著负向影响;感知价值及感知风险对消费者的购买意愿分别有显著正向和负向影响;消费者的感知价值和感知风险均发挥中介作用,其中感知价值的中介作用更显著。

    • 盈利因子与资产定价关系的进一步解释--基于管理者过度自信的调节效应视角

      2022, 39(1):86-102.

      摘要 (441)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基于2012—2017年中国A股市场上市公司数据,同时考虑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两种盈余操作模式,在改进管理者过度自信衡量方法的基础上,实证分析管理者过度自信对盈余管理与资产定价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1)管理者过度自信对股票收益产生显著的负向影响。(2)应计盈余管理、真实盈余管理分别与资产定价之间呈U形关系。(3)管理者过度自信未能在应计盈余管理与资产定价之间的关系中发挥调节作用,而管理者过度自信显著地负向调节了真实盈余管理与资产定价之间的U形关系。上述结论拓展和深化了资产定价的研究,为管理者过度自信在盈余管理对股票资产定价影响中发挥的调节作用提供了经验证据。

    • 西部地区农村人力资本增收效应及空间特征

      2022, 39(1):103-113.

      摘要 (319)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运用空间计量经济学方法对西部地区农村人力资本的增收效应及其空间特征进行分析。研究表明:(1)包括教育人力资本和健康人力资本在内的人力资本对农民增收具有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且教育人力资本的空间效应更显著;(2)农产品价格指数、城镇化水平、农业现代化水平等因素均在一定程度上对西部地区农民收入产生重要影响,农业信贷投入因农村市场缺乏完善的农业资本形成机制,表现出与农民增收的负向关系;(3)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人力资本对农民收入的影响存在显著双门槛效应,教育人力资本对农民增收的边际影响呈现出先降后升的"U"形关系,健康人力资本对农民增收的边际影响表现为持续提升。

    • >社会工作与社会治理
    • 我国第七次人口普查之省市人口总量数据质量分析

      2022, 39(1):114-127.

      摘要 (374)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人口普查数据质量评测是人口统计学研究的重要议题。国内关于普查人口总量数据的质量研究文献较少,对省市级人口总量数据评测更为稀少。本文并没有从直接的人口数据入手,而是利用省市移动用户数量的饱和均值刚性,依据大数定律和夹挤定理对省级区域和地级市层次的人口总量数据进行测定和分析。研究发现:2020年我国七普省级区域的人口普查常住人口数据质量是比较高的,标准化之后的省市数据质量大多在95%以上;人口净流入省份仍然有较多的"应计未计"常住性人口,人口流出大省则有较多的"已计外流"常住人口;以广东省为例的各地级市人口普查数据质量也大为提高,未来人口数据人为操作余地很小。东部沿海外来劳动力流入将面临持续下降态势,但其面临的教育、医疗、住房和养老压力低于流出地;保持每年1000万新出生人口规模应成为目标;提出应对我国人口及劳动力变化的六点系统性对策建议。

    • 街头官僚理论视域下我国窗口执政治理现代化

      2022, 39(1):128-135.

      摘要 (318)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街头官僚理论已经在国内外被广泛使用和研究,但这一理论不是1977年才出现的,而是出现在1969年。街头理论研究,在国外主要沿着三个主线展开,在国内呈现出两个阶段性。窗口期已经从医学领域扩展到公共政策研究中,而针对窗口执政治理,可以建立一个窗口政务函数理论,来对窗口执政能力进行量化评估,有助于实现窗口执政治理的现代化。在政策或改革窗口期工作的窗口公务员,更容易滋生谬误性执政。克服谬误性执政,需要从优化工作环境、完善激励制度和强化权力制约机制等方面去努力。同时,规制窗口期公务员的自由裁量权也要从完善相关法律、加强责任控制和提高行政素质等方面去努力。

    • 责任共同体:社区治理共同体的内生逻辑及构建路径

      2022, 39(1):136-145.

      摘要 (426)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社区治理共同体作为社会治理共同体的基石,是社区治理规律深刻把握的创新方案、社区"一核多方"治理模式的升级版和共建共治共享治理格局的实践形态。以主体有责、行动尽责、善治履责为基本要义的责任共同体是社区治理共同体的根本内核与内在意蕴,也是社区治理共同体发挥治理效能的基本理路和作用机制。实践中,由于治理主体的责任意识、权责边界、尽责动力和履责能力等责任落实障碍问题,致使治理共同体难形成和治理优势难以发挥。为此,通过加强教育增责、制度赋责、激励尽责、党建履责,推进"人人有责""人人明责""人人尽责""人人履责"的责任共同体建设,构建社区治理共同体。

    • >思想政治与法学
    • 国家文化安全研究:20年回顾与展望

      2022, 39(1):146-154.

      摘要 (392)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国内国家文化安全研究兴起于世纪之交,在21世纪第一个十年发展迅速,第二个十年发展势头有所减缓。至今,形成了三个相对完整的理论研究体系:"文化产业安全--国家文化安全研究体系""基本文化制度安全--国家文化安全研究体系"和"民族文化安全--国家文化安全研究体系",形成了各自相对独特的研究侧重和方法。通过分析现有理论研究态势和实践发展需求,提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国家文化安全研究应该突出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家文化安全理论体系,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进一步强化对国家文化安全的基础理论和现实问题的研究。

    • 论我国家事诉讼立法中检察权的引入

      2022, 39(1):155-162.

      摘要 (255)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在家事诉讼立法中,要按照凸显宪法权威与宪法监督权的一贯逻辑,借鉴域外检察机关参与家事诉讼的经验,借助检察机关的传统既有优势和当下良好的发展态势,发挥检察机关维护公益的职业专长。将检察权引入家事诉讼立法,要确立检察机关对家事诉讼依法进行监督的原则,检察机关可以通过全面、依法、谦抑、诚信地行使监督权,侧重对弱势当事人的权利保障是否得到落实展开监督。家事诉讼立法,要赋予检察机关主当事人的诉讼地位,根据特定案件的需要,检察官可以作为原告提起诉讼,也可以作为被告由法院通知参加诉讼;家事诉讼立法,也要赋予检察机关从当事人的诉讼地位,基于实际需要,检察官可以参加他人提起的诉讼,到法庭发表意见。基于家事诉讼所需专业人员匮乏的现实情况,检察权还可以适度延伸,由检察人员代行家事诉讼程序辅助人、家事调查员的职能。

    • 故意杀人罪基准刑研究--以重庆市132个案例为分析样本

      2022, 39(1):163-176.

      摘要 (225)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确保量刑均衡,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出台了《关于常见犯罪的量刑指导意见(试行)》等规范性文件。由于《关于常见犯罪的量刑指导意见(试行)》未明确基准刑内涵,基准刑裁量规则缺乏明确性、可操作性,故意杀人罪量刑存在失衡现象。为弥补此缺憾,在厘清故意杀人罪基准刑内涵基础上,以重庆市132个案例为分析样本,对司法案例中量刑结果与基准刑裁量情节相关关系进行实证分析,揭示其中规律,进而构建故意杀人罪基准刑裁量模型。

快速检索
检索项
检索词
卷期检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