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第2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经济研究
    • 我国战略性产业发展重点选择与推进策略

      2022, 39(2):1-16.

      摘要 (401)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到2035年,基本实现现代化从推动产业结构转型、促进自主创新、助力实现“双碳目标”、加快抢占全球产业制高点、支撑构建新发展格局等多个方面对培育发展战略性产业提出新要求。未来十五年,我国应重点发展机械、电子信息、汽车、化工、房地产、轻纺等转型升级后的现有支柱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绿色环保等新兴支柱产业与类脑智能、量子信息、基因技术、未来网络、深海空天开发、氢能与储能等未来支柱产业,形成“6+7+6”战略性产业格局。要瞄准制约战略性产业发展的主要障碍和难点问题,优化顶层设计、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加强产业政策支撑、提高产业创新能力、完善体制机制,多措并举助力战略性产业加快发展。

    • >思想政治与法学
    • 《民法典》绿色原则在生态环境损害赔偿中的司法适用

      2022, 39(2):17-26.

      摘要 (572)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民法典》是一部以《宪法》为根本遵循,以绿色原则为基本指引的“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基础性法律,绿色发展的生产生活方式,已成为中国21世纪的时代主题。确立绿色原则体系是民法典的使命担当,绿色原则是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支撑点,确立了新时代的价值判断准则,为私益与公益奠立了双重保护原则。绿色原则为环境资源保护提供了民法依据,规范了义务约定和强制使用路径,绿色法定义务是对合同制度的创新与调整,侵权责任为生态环境损害拓展了权利救济空间。《民法典》绿色原则保护生态环境的路径是:绿色原则为生态环境诉讼提供制度基础,为侵权责任制度全面实施提供法治保障,为惩治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提供损害赔偿依据,是推行生态环境损害修复与赔偿的司法保障。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高校“三进”的理念、原则与路径

      2022, 39(2):27-33.

      摘要 (421)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三进”是高校贯彻党的指导思想的重要体现、加强意识形态阵地建设的必然选择,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中心环节。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在高校全面落实“三进”工作需要坚持整体性、突出重点性、强化主体性;需要以课程建设为基础,以科学研究为支撑,以文化活动为载体,形成学习研究和理论宣讲的良好氛围,培育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 党组织引领国有企业治理的基本逻辑与制度安排

      2022, 39(2):34-45.

      摘要 (293)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与现代企业制度所面对的“普通”公司不同,基于投资主体性质和多元的企业目的,对国有企业进行治理应当充分彰显出“个性”。如果将改革举措仅着眼于营利性与公益性的技术衡平之上,国有企业运营仍面临较多现实障碍,难以从根源上汲取发展动力。从客观事实、目标调和、制度衔接的角度,党组织引领国有企业治理具备充足的理论指引和实践操作经验。未来,党组织在引领国有企业治理过程中要注重企业目标的充分协调、强化党组织法定的治理地位、厘清治理行为内容的内涵外延、清楚划定责任范围的边界,以此助推国有企业高质量的发展。

    • 中国共产党领导高等教育的治理形态探析

      2022, 39(2):46-55.

      摘要 (255)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高等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核心领域,研究党领导高等教育治理的形态,可从治理概念的界定厘清研究的边界,从治理形态的分类归纳治理的表现形式,从治理的实践分析治理的要素与机制。高等教育治理形态在瞄准既定目标的过程中实现制度架构的选择和过程的优化。在党领导高等教育治理的实践中,以“人的全面发展,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办学理念,实践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校长治校、教授治学、学院治理、学生参与、外部关系六大治理举措,引领治理参与主体共同实现“善治”,推动高等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目标的实现。

    • >经济研究
    • “一带一路”倡议与沿线国家全球价值链地位攀升研究

      2022, 39(2):56-67.

      摘要 (269)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采用政策评估的有效方法——双重差分法,评析“一带一路”倡议对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的提升效应。实证结果发现,“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显著提升了沿线各国的全球价值链地位;进一步通过异质性分析发现,在地理区位上,“一带一路”倡议对提升“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全球价值链地位更为有效。从沿线国家发展水平来看,“一带一路”倡议显著提升了发展中国家的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而对发达国家则不存在显著的促进效应;从国际投资意向来看,实现双边投资协定签署及制度合作将有助于沿线各国全球价值链地位的升级。实证拓展研究使文末的政策建议更具针对性。

    • 中国的OFDI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绿色发展

      2022, 39(2):68-85.

      摘要 (322)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通过2004—2017年的国际面板数据,运用带非期望产出的SBM模型测算GML指数,用其衡量“一带一路”沿线31个国家的绿色发展水平,考察中国OFDI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绿色发展之间的关系,检验“一带一路”国家是否成为中国的OFDI的“污染避难所”。结果表明:中国的OFDI显著促进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绿色发展水平,通过工具变量处理潜在的内生性问题后结果仍然成立,验证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并非是中国的OFDI“污染避难所”;分样本估计结果发现,中国的OFDI对亚洲国家的绿色全要素增长效应大于欧洲国家;通过引入基础设施水平和能源利用水平两个变量,发现基础设施水平和能源利用水平在中国的OFDI改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绿色发展水平中起着显著的中介效应,说明中国的OFDI可以改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基础水平和能源利用水平,促进其绿色发展。

    • 地缘政治风险的测度与经济效应分析

      2022, 39(2):86-96.

      摘要 (465)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地缘政治风险日渐高企,冲击和影响着全球贸易与投资,构成左右全球经济复苏、政治格局演变和地缘关系重构的推力,也成为国内外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国际经济等领域关注研究的前沿问题。通过梳理分析近些年地缘政治风险的经济效应,即地缘政治风险的技术创新效应、开放经济效应、经济增长效应等,试图为研究和制定相关政策提供研究脉络、研究内容、主要观点和前景展望等方面的一些有益启发。

    • >管理论丛
    • 生鲜产品供应链最优化决策综述与拓展建议

      2022, 39(2):97-111.

      摘要 (526)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生鲜产品具有强时效、低残值、高随机的特点。为综合了解生鲜产品企业的优化决策及其供应链的契约协调,采用文献归纳法,综述生鲜产品的易逝性刻画方法、生鲜企业的优化决策模型、以及渠道契约协调机制,并分析进一步可以拓展的研究方向。拓展建议有三点,一是将市场或消费者因素纳入变质率函数;二是寻找全链保鲜投入和终端货架服务与成本效益的均衡点:三是设计兼具收益共享和成本分担功能的契约机制。

    • 基于农产品对外贸易的省际空间关联网络分析

      2022, 39(2):112-121.

      摘要 (258)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根据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农产品进出口数据,基于引力模型测算出省市间的空间关联作用强度,构建农产品对外贸易省际空间关联网络,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分析省际空间结构和网络特征。研究发现,我国农产品贸易逆差不断扩大,省市间农产品对外贸易联系的密度低,溢出形式各异,有显著的非均衡分布特征。研究表明,空间关联网络密度呈东密西疏的阶梯形特征;出口的空间关联和溢出效应呈多核心发散形式、进口为海岸线带状扩展形式;但区域间关联缺乏,西北陷入和整体空间网络关联阻断的困境;进口网络的辐射带动作用未发挥,缺乏层级间和层级内的核心带动。最后提出加强溢出渠道建设、完善空间溢出传导机制、促进空间关联网络结构优化和功能协同等建议。

    • 区块链技术在农业产业链双循环格局中的应用

      2022, 39(2):122-129.

      摘要 (311)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针对农业产业链的“卡脖子”现象、供需脱节和利益分配不均、农产品全流程追溯困难等问题,在梳理我国农业产业链发展过程和组织模式的基础上,运用区块链的分布式存储结构、安全防篡改、信息公开透明、可追溯可验证、智能合约等技术优势,构建农业产业链双循环格局并进行案例分析。得出以下结论:第一,区块链技术与农业产业链在属性和结构上具备耦合性;第二,以公平高效的利益联结机制为基础,通过多主体协作模式打造畅通的产业链内循环,在共同利益基础上形成稳定合作关系;第三,以可验证可溯源的信任共享机制为核心,建立农产品全流程溯源体系,包括农产品溯源内部联盟链和外部联盟链,实现产业链内循环与外循环相互促进。

    • 企业社会责任与技术创新——基于资源配置效率视角的经验证据

      2022, 39(2):130-144.

      摘要 (297)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企业通过社会责任行为可以获取更多的外部政策性资源,而对于企业履行社会责任获取外部资源后的配置效率问题,鲜有文献关注。以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2008—2017年的数据为样本,考察企业社会责任在获取外部资源后是否用于技术创新,进而优化资源配置。实证结果发现,企业社会责任通过获取银行信贷和政府补助提升了技术创新绩效,增进了企业的资源配置效率,而组织冗余对企业社会责任与技术创新则起到反向调节作用。研究结论为完善企业社会责任信息监管政策和全面提升社会资源配置效率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启示。

    • 智慧酒店顾客体验满意度影响研究——以菲住布渴酒店为例

      2022, 39(2):145-155.

      摘要 (663)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在酒店智慧化转型升级的背景下,顾客满意度成为酒店关注的焦点。采用网络文本挖掘方法,运用ROST CM6软件,采集在线旅游平台“飞猪”网站上的顾客点评内容作为样本数据,分析在菲住布渴智慧酒店入住体验中的满意度、网络语义、情感倾向、技术可接受程度等预期效果。结果表明:顾客对菲住布渴智慧酒店体验总体比较满意,尤其是智慧酒店的科技化环境,酒店智慧化设备的接受程度较好,基本达到了顾客预期。但在应用过程中,存在智能设备技术不稳定、酒店智慧化创新程度不够、无法满足个性化需求等问题。酒店的智慧化建设应该以顾客入住体验为核心,围绕影响顾客满意度的环境因素、服务因素、价值因素和顾客抱怨因素进行提升,推动智慧型酒店创新发展。

    • 产教深度融合的MPAcc“财经素质链”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

      2022, 39(2):156-163.

      摘要 (565)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是新时代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民族振兴的战略性路径。传统会计专业硕士人才培养忽略了产教深度融合的作用,妨碍人才培养结构优化与质量提升。重庆工商大学会计学院遵循“人才发展以用为本”理念,强化产教深度融合的实践本位,突出多元协同的培养过程,构建了产教深度融合的MPAcc“财经素质链”人才培养模式,即以产业需求为导向,确立人才培养目标;以财经素质链为核心,设置模块化课程体系;以产教深度融合为抓手,构建内外协同育人平台;以多元协同为手段,构建双向协同育人平台;以“五大建设”为载体,强化产教深度融合落地实践,取得了显著成效。

    • >社会工作与社会治理
    • 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的政策网络特征及推广路径优化——基于典型试点城市的政策文本分析

      2022, 39(2):164-176.

      摘要 (287)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我国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试点地区存在相互影响与协同配合的网络关系,其网络特征和演进秩序对优化试点路径直至全面建制有重要的参考意义。在梳理试点城市颁布的政策文本基础上,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量化分析了15个试点城市联结而成的政策网络。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时间推移,以政策工具为媒介所形成的整体网络密度逐渐加强;但网络凝聚力呈现由“弱—强—弱”的演化态势;试点城市的政策执行能力两极分化明显,并形成“核心—边缘”的网络权力结构。对此,尊重制度演进秩序与规律,构建政策网络协同治理体系,强化政策工具规范性建设,打造政府与市场多层次合作的建制路径,是我国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由“点”及“面”推广的必然选择。

    • 六社联动下我国农村失独老人社会救助的路径研究

      2022, 39(2):177-184.

      摘要 (277)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农村失独老人由于文化程度低,晚年没有稳定的收入和保障,处于生活、社会关系、社会融入等全方位的身心困境中。以社会支持理论为基础,分析农村失独老人的现状和需求,研究影响农村失独老人社会救助困境的主要因素,分析失独家庭社会救助供给各主体的现状及问题,提出构建以政府为中心的“六社联动”的失独老人多元社会救助机制。

快速检索
检索项
检索词
卷期检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