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0年第27卷第6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 社会主义范式转变与构建和谐社会

      2010, 27(6):1-3.

      摘要 (364) HTML (0) PDF 1.49 M (655) 评论 (0) 收藏

      摘要:范式是人们认识客观事物的理论框架和方法。一个新范式的产生标志着人们的认识上升到了一个新境界。邓小平理论以一系列新的理论、概念、方法开始了社会主义范式转变。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则是在新的范式下,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道路。只有从范式转变角度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才能科学把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任务。

    • 科学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辩证内涵

      2010, 27(6):4-6.

      摘要 (220) HTML (0) PDF 1.41 M (74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四个部分。这四个部分蕴含着一元性与多元性、理想性与现实性、继承性与创新性、建设性与批判性整体性、与层次性的辩证内涵 在实践中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科学认识和深刻把握其蕴含的辩证内涵遵循其内在的规律进行。

    • 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发展理路的嬗变

      2010, 27(6):7-12.

      摘要 (315) HTML (0) PDF 1.45 M (571) 评论 (0) 收藏

      摘要:改革开放推动了我国各方面的发展,我们党和国家在依据现实国情变化的基础上,在发展的方针和政策方面做了调整。在经济层面,发展历经了从注重数量到质量,再到两者并重和强调质量的过程;在政治层面,我们党从革命党转向执政党,追求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在文化层面,从主流意识形态转向多元并存和积极吸收外来文化;在社会层面,提出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 在社会转型期构建和谐党群关系的新思路

      2010, 27(6):13-16.

      摘要 (322) HTML (0) PDF 1.42 M (773) 评论 (0) 收藏

      摘要:党群关系是决定执政党生死存亡的根本问题,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当前我国的党群关系总体状况上来看是好的,主流是和谐的,但也出现了一些不和谐因素,使党群关系面临新的挑战。这就要求我们在认真分析影响党群关系和谐因素的基础上,从经济、政治、机制和作风等各个层面着手构建和谐的党群关系。

    • >经济研究
    • 情感品牌的经济分析兼述评

      2010, 27(6):17-24.

      摘要 (320) HTML (0) PDF 1.74 M (861) 评论 (0) 收藏

      摘要:情感利益是消费者从物质当中获取的心理满足程度,情感品牌能够利用某种情感因素刺激目标消费者产生条件反射。本文通过将情感品牌与现有的品牌理论进行比较和结合,发现情感品牌更易被消费者所依恋,更易被厂商所激活,在同样物质利益的条件下,高情感利益的品牌其需求曲线会更陡;如果品牌的单一品类更加靠近顾客的终极利益形态时,其品牌的持续性也会更强。

    • 生产性服务业创新集群企业间关系结构研究

      2010, 27(6):25-30.

      摘要 (572) HTML (0) PDF 1.70 M (508) 评论 (0) 收藏

      摘要:生产性服务业创新集群逐渐在全球范围内涌现,而集群内部企业之间也开始进行广泛合作。回顾了生产性服务业的内涵,并对最新出现的生产性服务业创新集群进行了界定,认为生产性服务业创新集群企业间关系结构属于协同网络结构,并从规制方式、权力依赖、关系复杂性、关系重要性与关系变革等五个维度进行了分析,构建了生产性服务业创新集群企业间协同网络结构模型。

    • 终极控制人性质两权分离与多元化经营

      2010, 27(6):31-39.

      摘要 (379) HTML (0) PDF 1.48 M (557) 评论 (0) 收藏

      摘要:本文基于终极控制人的视角,从控制权与现金流权的分离、产权性质、政府控制级别等层面来验证两权分离激励对上市公司多元化经营程度的影响。结果发现控制权与现金流权分离,程度越高,多元化经营程度也越高,而且这种关系在地方政府控制的公司以及低级别地方政府控制公司中更为显著;同时,我们还发现现金流权对代理冲突有一定的抑制效应。

    • 利益集团视角下国有银行不良资产

      2010, 27(6):40-46.

      摘要 (304) HTML (0) PDF 1.48 M (521) 评论 (0) 收藏

      摘要:在特定历史背景和体制约束下,本文从利益集团的视角来探求经济危机加快国有银行不良资产处置的一般机理。研究表明:利益集团对公地性质的国有银行信贷资金的寻租与不合作是改革拖延的原因,而经济危机和银行体制转换压力促使国有银行不良资产处置的突破;利益集团之间议价能力的悬殊影响拖延的长短、只有制衡和协调利益集团才能加快国有银行针对不良资产的体制改革。

    • 影响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因素的研究述评

      2010, 27(6):47-52.

      摘要 (289) HTML (0) PDF 1.44 M (674) 评论 (0) 收藏

      摘要:近年来,中国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把其作为推动农业现代化和提高农民收入的重要手段,积极鼓励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 但总体上全国各地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并不平衡。通过对国内外研究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影响因素的相关文献进行回顾整理,总结出影响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各种因素,归纳出一致性看法和不同的观点,并评述以往研究的不足之处,以期推动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实践活动与理论研究的发展。

    • >管理论丛
    • 高校内部控制研究

      2010, 27(6):53-56.

      摘要 (312) HTML (0) PDF 1.42 M (1004) 评论 (0) 收藏

      摘要:本文主要阐述了内部控制理论的研究现状,分析了目前高校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并从控制环境、风险评估、内部控制制度、信息与沟通、内部审计监督五个方面构建了高校内部控制的整体框架。

    • >思想政治与法学
    • 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保护体系的构建

      2010, 27(6):57-65.

      摘要 (315) HTML (0) PDF 1.50 M (599) 评论 (0) 收藏

      摘要:我国在文化遗产法律保护方面,基本形成体系,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和保护程度远不及对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与保护。然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文化多样性的熔炉,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保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文化遗产生态发生了变化,一些文化遗产尤其是其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在不断的减少 。如何通过法律的手段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法律工作者的当务之急。

    • 论检察机关作为环境公益诉讼原告的权力基础

      2010, 27(6):66-70.

      摘要 (345) HTML (0) PDF 1.44 M (103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然我国法律制度体系并没有相关规定,环境公益诉讼研究已经成为当今学界讨论的热点,其中,检察机关作为环境公益诉讼的适格性是争议焦点问题之一。 不少学者基于检察机关的性质和任务以及我国的制度架构,认为检察机关不是提起环境公益诉讼的最佳主体。但是,从检察权的权力内涵、权力性质和功能预期上考察,它保护社会公益的属性为其提起环境公益诉讼形成了正当性基础。并且,检察机关作为原告提起环境公益诉讼,已经在陆续试点的环保法庭司法创新实践中得到肯定。

    • 法学视角下公共服务民营化改革剖析问题现状及规制研究

      2010, 27(6):71-77.

      摘要 (323) HTML (0) PDF 1.47 M (677) 评论 (0) 收藏

      摘要:法学视角下的公共服务民营化面临着公共服务民营化与传统公、私二分法理论的冲突;公共服务民营化是否同时受公法和私法调整;公共服务民营化中是否适用“法律优先”和“法律保留”;公共服务民营化过程中是否存在“责任真空”等问题。中国的公共服务民营化改革在取得一定成绩的同时存在诸多问题,进一步改革面临重重障碍。应当理性认识公共服务民营化,构建规范公共服务民营化的法律体系,尤其是要防止出现“责任真空”的问题。

    • 服务合同研究

      2010, 27(6):78-84.

      摘要 (309) HTML (0) PDF 1.79 M (777) 评论 (0) 收藏

      摘要:基于服务合同与物型合同的重大差别,有必要在未来的民法典中采纳广义服务合同概念并借鉴《欧洲法通则服务合同》立法模式对服务合同做出类型化规范。在服务合同中应着重规定服务合同的概念、服务提供者的先合同警告义务及合同中警告义务、服务提供者的 注意义务标准、服务提供者和客户间的相互协作义务、客户的随时解除权与损害赔偿权。

    • 日本亲权限制制度的变革动向及对我国

      2010, 27(6):85-90.

      摘要 (479) HTML (0) PDF 1.46 M (852) 评论 (0) 收藏

      摘要:随着经济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压力加大,“独生子女”父母冲动惩罚甚至虐待子女的事件日益增多,攀升的离婚率带来的离婚后子女监护权分配和照顾问题也日益突出。我国未成年子女监护制度的规定不足和操作程序的缺乏,使该问题难以得到根本遏制。日本在未成年人保护上,沿袭传统大陆法系国家做出了行之有效的规定,而且进行过多次改进。本文通过日本亲权限制制度及其变革动向的介绍结合我国现行制度,指出我国相关立法的改进方向。

    • 监护制度改进的启示

      2010, 27(6):91-95.

      摘要 (206) HTML (0) PDF 1.43 M (633) 评论 (0) 收藏

      摘要:近百年来,各国对政府及其公务人员的监督一直没有停止过,但腐败丑闻屡见不鲜。因此,研究监督机制问题十分必要 。各国通过制度创新与制度借鉴不断进行着监督政府、维护公共利益的探索。行政监察专员制度起源于瑞典并迅速演变推广到很多国家。该制度从一种新的角度入手加强对政府的监督,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对于我国而言,由于国体政体上与西方国家存在差异,怎样在现存的体制下引用借鉴这种新的监督思路以及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行政监督制度成为本文研究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 >社会工作与社会治理
    • 基于流程优化的流动人口生殖健康服务管理模式研究

      2010, 27(6):96-101.

      摘要 (413) HTML (0) PDF 1.45 M (638) 评论 (0) 收藏

      摘要:开展流动人口生殖健康服务流程优化研究对于流动人口管理具有战略创新的意义。本文从业务流程基本概念、流程优化理论阐述入手,对流程优化在医疗卫生、公共卫生服务管理中的实践应用结果进行剖析,探索流动人口生殖健康管理服务流程工作目标和关键问题,从而针对现阶段我国流动人口生殖健康服务管理特点提出基于业务流程优化的流动人口生殖健康服务管理模式。

    • 城市社区服务能力建设探索——以对武汉市的调查为例

      2010, 27(6):102-105.

      摘要 (426) HTML (0) PDF 1.43 M (809)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对武汉市的社区调查为例,分析了目前我国城市社区服务面临的一系列困境,认为差别化、个性化的专业服务是我国未来城市社区服务的发展趋势,能有效避免现有的困境,同时提升社区的服务能力,为此提出SWOT分析、需求评估、项目设计、有效监管、服务实施的一系列可行性对策建议。

    • 政府信用信息的公开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盲点

      2010, 27(6):106-111.

      摘要 (352) HTML (0) PDF 1.46 M (619) 评论 (0) 收藏

      摘要:《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第9条—第13条对政府信息应当公开的范围做出了规定,其中没有明确涉及与政府自身履职情况相关的政府信用信息 。政府信用信息是对行政机关履行职责过程中出现的失信行为所做的记录。政府信用信息的公开,与涉及国家的法律、法规、 政策以及行政机关机构设置、职能办事程序等情况的一般政府信息的公开相比,具有特殊性。随着政府信用法治化进程的推进,各地政府陆续制定规范性文件对政府信用进行规范。其中,有关政府信用信息公开的规定,应当以《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为依据。

    • >文史哲研究
    • 校园语码转换动机研究

      2010, 27(6):112-116.

      摘要 (328) HTML (0) PDF 1.43 M (757) 评论 (0) 收藏

      摘要:本文采取了三种方法来论证校园师生从事语码转换是出于某些动机;第一,从观察、访问和问卷调查这三种途径来收集语料及数据;第二,对语料及数据进行调查分析,找出常见校园语码转换动机;第三,运用所收集的语料对校园语码转换动机进行逐个分析。语料及数据调查发现了校园语码转换的分类、频率、校园人对语码转换所持态度,揭示了最常见的校园语码转换动机。最后作者对所揭示的语言动机和社会心理动机进行逐一分析。

    • 石头记 回目中的转喻和隐喻分析

      2010, 27(6):117-122.

      摘要 (376) HTML (0) PDF 1.52 M (805) 评论 (0) 收藏

      摘要:本文以古本《红楼梦》——《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的回目为语料,分析了其中的转喻和隐喻。研究发现:(1)语言层面转喻用法比隐喻用法丰富;(2)转喻用法可归纳为部分代整体、整体代部分、地点代人、特征代人或事物典型代一般、工具代产出物、原材料代成品、结果代原因八个转喻原则;(3)隐喻用法可以概括为抽象概念是具体事物、人是动物或植物、不具有某一典型特征的事物是具有该典型特征的事物三个隐喻概念。最后笔者指出了转喻和隐喻在回目中的修辞及认知作用。

    • 中国诗歌的壮美品格及文质相衬情文并茂发展道路的初步确立 曹植

      2010, 27(6):123-126.

      摘要 (312) HTML (0) PDF 1.49 M (115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曹植诗“骨气奇高,词采华茂”,初步确立中国诗歌“壮美”的艺术品格及文质彬彬、情文并茂的发展道路。这是曹植对中国诗史的一大杰出贡献应当给予高度重视和评价。

    • 稷下学风与孟子之 辩

      2010, 27(6):127-132.

      摘要 (310) HTML (0) PDF 1.53 M (633) 评论 (0) 收藏

      摘要:“好辩”是孟子语言的主要风格,在纵横论辩之风盛行的战国时代, 孟子即因其善“辩"“卓然自显。人们多把孟子的好辩归因于战国时代的纵横风气,却忽略了作为文化中心的稷下学宫对孟子的影响:稷下的文化重心地位满足了孟子起而“辩” 的需求稷下盛行的“议论”风气促成孟子采取“论辩”的形式;而稷下“相生相灭”的辩驳特色,又影响了孟子的论辩风格。

    • 纵死犹闻侠骨香解读 史记游侠列传中的郭解

      2010, 27(6):133-136.

      摘要 (430) HTML (0) PDF 1.48 M (913) 评论 (0) 收藏

      摘要:司马迁在《史记·游侠列传》中所塑造的布衣之侠郭解,堪称游侠典范。他一生任侠,身上独特的侠义人格有着强烈的吸引力,形成了一种特别的道德标准和人生追求。这种侠义人格让以郭解为代表的游侠之士在乱世中能坚持自己的“侠”之道义,值得后世颂扬。

    • 身份认同与爱情叙事 当前底层小说的两个关键词

      2010, 27(6):137-141.

      摘要 (324) HTML (0) PDF 1.46 M (677) 评论 (0) 收藏

      摘要:在农村经济转型、新生代农民问题开始浮现的时期,“底层小说”的作者敏锐地把握了转型期新生代农民的思想动态,对于当代的社会现实作出了艺术上的回应。通过“身份认同”和“爱情叙事”两个关键词,来考察底层小说所反映的底层人群内心世界的焦虑情绪,以及两栖于城乡之际的生活际遇给他们带来的身份认同危机,而底层作品通过爱情叙事这一策略来缓解主人公的身份焦虑。

    • 高校流行文学书籍读者阅读倾向分析

      2010, 27(6):142-144.

      摘要 (307) HTML (0) PDF 1.41 M (709) 评论 (0) 收藏

      摘要:图书是高校学生重要的学习资源。学生阅读图书的质量、广度等都直接影响学生知识结构的形成,特别是文学类图书,是学生课余娱乐的主要方式。本文列举大量数据,分析高校学生的阅读倾向及形成这些倾向的原因,分析影响学生阅读的心理因素等。

    • >教育学研究
    • 发展性教师绩效评价模式的设计与实践

      2010, 27(6):145-148.

      摘要 (379) HTML (0) PDF 1.45 M (691) 评论 (0) 收藏

      摘要:发展性教师绩效评价模式的构建产生于对奖惩性教师评价实践的修正和对发展性评价理论的改革性实践,旨在保持教师的绩效压力,同时激发教师谋求职业发展的内在动力以实现评价机制促学、促教、促发展的目的。

    • 媒体网络自主学习教学模式下元认知策略训练与自主学习能力的关系研究

      2010, 27(6):149-153.

      摘要 (378) HTML (0) PDF 1.43 M (1138) 评论 (0) 收藏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基于计算机的多媒体网络自主学习教学模式中元认知策略训练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及学习成绩的影响,指出元认知策略训练有助于学生获得元认知能力,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在多媒体网络自主学习教学模式中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习成绩,优化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对学生学习带来积极的学习效果。

    • 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对当代大学生主流价值观构建的影响

      2010, 27(6):154-157.

      摘要 (438) HTML (0) PDF 1.42 M (980) 评论 (0) 收藏

      摘要:通过开展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对当代大学生主流价值观影响的调查,旨在分析当代大学生主流价值观的构成和倾向,试探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引导当代大学生构建科学的主流价值观的具体途径和方法,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提供参考,为提高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实效性提供依据。

    • 素质教育是创新人才培养的必要途径

      2010, 27(6):158-160.

      摘要 (337) HTML (0) PDF 1.41 M (977) 评论 (0) 收藏

      摘要:如何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是当今时代全球共同关注的焦点问题。从素质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的关系出发,论证素质教育对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作用,探讨通过素质教育促进创新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

快速检索
检索项
检索词
卷期检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