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 25(3):1-7.
摘要: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我国改革开放发展关键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这次大会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在进一步解放思想的基础上就如何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又有许多理论创新,展现出若干新亮点。
2008, 25(3):8-11.
摘要:发展是连续性和阶段性的统一。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上把“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一概念表述为“发展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一转变表明我们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已经进入到新的发展阶段。当然,发展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一概念并不是对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否定,而是要以发展来促进建设,在建设工作中突出发展的重要作用,在发展中更好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与发展相互促进,最终目的是我们的社会主义事业稳步向前推进。
2008, 25(3):12-15.
摘要:《实践论》主要从四个方面体现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真精神:从哲学视阈上看,《实践论》是相对注重“生活公式”的哲学;从哲学功能上看,《实践论》是注重“前导理念”的哲学;从哲学信念与使命上看,《实践论》是“为时立言”的哲学;从哲学发展方向上看,《实践论》关注“中国问题”的哲学。历史是不能割断的,如果不真正了解《实践论》,就不能真正理解毛泽东的哲学思想,也就不能对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有更深刻的认识。
2008, 25(3):16-18.
摘要:政府效能,泛指政府这一主体选定正确的目标及其实现的程度。政府效能建设是一场政府的自我革命,对于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意义重大。加强政府能效建设是我国地方政府在新的竞争环境中获取并维持竞争优势的基础,是推进政府改革的一个重要突破口。而当前我国政府效能低下的最突出的表现就是执行力不足。因此,必须加快政府改革,以提高执行力为突破口,全面加强政府效能建设。
2008, 25(3):19-25.
摘要:高新技术产业与金融存在互促共进的关系,高新技术产业化需要金融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技术经济系统是分为多阶段的,由于各个阶段和各个环节的投融资的金融价值不同,对投融资需求的方式和数量也不同,从而导致对金融工具多样性的需求。高新技术产业成长根据各个阶段的目标、主体和特点不同,可以选择商业银行、投资银行、共同基金、风险投资基金、资本市场等不同的渠道融资和方式。
2008, 25(3):26-30.
摘要:与大部分商品一样,现实中的粮食市场往往也是一个多层次的流通市场,其供求关系绝非一个简单的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单层级的市场关系,而是一个包含着生产者、消费者以及多层经销商在内的复杂的市场往来关系。基于我国现阶段粮食市场双层流通体制运作的现状与具体特征,为进一步健全与完善我国的粮食流通体制,现阶段一方面有必要打破国有粮食企业对粮食购销市场的垄断局面和以力争形成竞争、活跃的粮食流通市场;另一方面也要积极培育全国性与区域性的粮食批发市场和积极利用市场机制来配置粮食资源,大力开展省际的产销协作,鼓励产区与销区建立起长期且稳定的购销关系,支持有条件的企业从事粮食的进出口业务。
2008, 25(3):31-35.
摘要:税源监管制度是税收征管制度的重要内容,税收征管能力集中体现在对税源监管的能力上,税源监管是税收征管的关键。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的税收流失问题十分严重,而且税源监管制度建设严重滞后,不利于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文章主要通过对发达国家税源监管制度的比较研究,得出可以借鉴的经验,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改革和完善我国税源监管制度的对策和建议。
2008, 25(3):36-39.
摘要:影响CPI的诸多因素中,货币供应量一直是争论的焦点。在中国货币政策独立性与有效性的约束机制尚未健全的情况下,货币供应量从何种程度上影响CPI备受关注。本文通过实证分析,不仅得出了货币供应量对CPI有着正向的影响,而且量化得出了货币供应量对CPI具体的影响程度。最后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几点建议。
2008, 25(3):40-50.
摘要:我国保险业近年来发展迅速,年均增幅超过了25%,是发展最快的行业之一。然而,地区之间、城乡之间、东西之间却存在着严重的发展不平衡;不仅表现在保险规模、保险密度和保险深度上,还表现在保险机构数量上。衡量省(自治区、直辖市)保险发展水平的主要指标包括保费规模、保费规模增长率、保险密度、保险深度、保险机构数量和保险机构总部数量等。而影响地区保险发展的因素众多,其主要因素包括GDP、人口数量及分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地理位置等。
2008, 25(3):51-54.
摘要:通过对我国整体居民消费率纵向数据和各省、市、自治区的横向数据进行对比分析,我国居民消费率呈现出随人均GDP的升高而下降的趋势,而居民收入增长缓慢且分配不均、投资/GDP随人均GDP增加而上升的宏观经济规律、东南沿海地区过多地依赖外商投资促进GDP的增长尤其是业已形成的国际代工模式都是可能是导致我国居民消费率的这一变动趋势的原因。
2008, 25(3):61-64.
摘要: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目的于提高全社会公共服务水平,并在此基础上实现全社会公共服务的均等化。一般性转移支付属于无条件补助,是我国目前最规范最客观的补助项目,也是提高地方财力,增强公共服务水平主要手段。用实证方法论证我国地方政府的公共支出与地方政府税收及所接受的一般性转移支付资金间的关系,可以看到:我国的一般性转移支付资金存在“粘蝇纸效应”,它在地方政府提供公共产品与服务上具有正负两种作用。
2008, 25(3):65-68.
摘要:信息产业政策对信息产业的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从世界各国信息产业的发展情况来看,一些发达国家的信息产业政策和法规在其信息产业发展过程中所起的保障和促进作用是十分明显的,他们的成功经验对我国信息产业政策的制定、选择有着重要的启示和借鉴作用。
2008, 25(3):76-78.
摘要:清末地方官员在近代陕北石油开发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主张广积资本,培养本土人才,畅通运输,尽管最终成效不大,但是一些有益的、积极的经验措施,先进的经营理念,对今天仍具有借鉴和启迪。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2008, 25(3):79-83.
摘要:社会排斥概念发源于欧洲,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成为一个使用频率比较高的概念,社会学家、政策研究者、政府部门都越来越倾向于从社会排斥角度来探讨一些社会问题的深层根源和研究弱势群体的处境。本文介绍了社会排斥理论的发展历程,对国外理论界的概念界定进行了的梳理;并且对国内学者的相关观点及当前的研究侧重点进行归纳, 以期对社会排斥理论的研究思路做进一步了解。
2008, 25(3):84-86.
摘要:公共政策是政府对社会资源实行权威性分配的手段。公共政策中的利益主体大致可以分为政策制定者、政策实施者和政策对象,公共政策在三类利益主体的博弈中制定、执行和评估。在这一博弈过程中,引出了制定公共政策的博弈原则。
2008, 25(3):87-92.
摘要:后乡土社会区别于传统乡土社会,有着与整个社会转型时期相应的特征,在这一形态下农民法律意识有着很大的进步,但农民法律意识距离现代化程度还相差很远。通过分析后乡土社会农民法律意识现代化的动因和阻力因素,整合各种社会因素,促进农村法治秩序的建立和整个法律的现代化。
2008, 25(3):93-96.
摘要:社会的转型对反腐倡廉工作不断提出新的挑战。公共伦理的缺失是腐败现象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从公共伦理的角度预防腐败,关键在于明确公共伦理主体在社会关系中的角色与职能定位,通过政府、社会、市场三者关系的构建,形成预防腐败的综合体制。
2008, 25(3):97-100.
摘要:关于和谐社会的论述,早已有之。在古代社会中对和谐社会的描述中大多属于一种 “传统的权威和谐社会”。这种“传统的权威和谐社会”建立在当时生产力极端落后的基础之上,用权威树立社会的秩序,缺乏生气,不可持续,是一种畸形的“和谐社会”。现代法治和谐社会建立在市场经济基础之上,用法治来保障社会的和谐,促使社会良性运行与可持续发展。社会主义法治和谐则是在现代法治和谐的大环境中建设的一种崭新的和谐社会,这种和谐社会是以往和谐社会发展的更高社会形态。
2008, 25(3):101-106.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类建筑技术的进步,土地日益成为稀缺资源,以立体的方式利用土地成为工业革命后世界各国土地利用的普遍趋势。随着生活中对空间开发和利用的渐趋频繁,在有些国家的法律中就出现了一些有关空间权的规范。空间权的客体是空间,它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单独存在。空间权包括空间所有权和空间利用权。空间利用权在性质上属于用益物权,但它并不是一种独立的用益物权。空间权的性质决定了我国空间立法的模式, 2007年3月16号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中,仅用了一个条文进行规范。尽管我国《物权法》未明确提出“空间权”这一概念,并且对空间权也规定的较为简略,但是它确立了对空间的分层利用,承认了空间权的存在,开了中国空间立法的先河,具有十分重大的历史意义。
2008, 25(3):107-111.
摘要:现代民主和司法独立二者之间在理论上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学界一直未有充分论述。应当说司法和民主并没有多少直接的联系,但是司法独立只有在现代民主政体下才可能存在,反过来,现代民主有着其固有缺陷,而独立的司法对于弥补其缺陷有着独特的功能。
2008, 25(3):112-116.
摘要:《庄子》一书刻画了11个形貌丑陋却内心高尚的畸人形象,它们具有多重人学意蕴,体现出深厚的人文精神:人从根本上来说是一种超越形体的灵魂和内德的存在,人的最高价值在于高尚情操和强大精神的焕发;人在坚守独立人格和捍卫个体尊严时,表现出一种不为形名所累、突破外在束缚的蓬勃的生命力。同时,人生于世,不论天然或者人为,都会充满着各种意外、灾变、威胁甚至苦难,世俗的偏见力量强大而顽固,人向往美却没有任何人会是绝对的十全十美。人应该齐视万物,超越世俗,不懈追求德之全和内涵情操之美,寻觅自身精神的支点,实现人格的超越。顺其自然的超然心态和恬然而又宁静的人生心境,是一种良好的生存状态,对于今人增进心理健康也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
2008, 25(3):117-122.
摘要:纵观孙犁前后期小说文本,其叙述话语发生了巨大转变。叙述视角上,前期小说采用的是全知全能式叙述视角和人物式视角的交互结合,后期转而采用第一人称回顾性视角;叙述时间方面,其变化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省略幅度的增大、描写停顿转变为评论停顿及后期小说的重复叙述倾向。引起孙犁小说文本叙述话语的转变有诸多复杂的原因,既有时代方面的因素,也有作家主观方面的原因。
2008, 25(3):123-126.
摘要:方言是语言的地区性反映,它在不同程度上保留了古代汉语的音读,词汇和某些语法现象。近代汉语研究的主要对象是口语成分较多的作品,这些作品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并且由于在时代性方面与现代汉语比较接近,运用现代方言以诠释近代汉语词是有可能并具有非常广阔的前景的。
2008, 25(3):127-130.
摘要:拜厄特的获奖小说《占有》既是一部现代小说也是一部维多利亚小说,它集诗歌、浪漫史、传奇故事、维多利亚时期小说及现代学院小说于一体,其中既有对女权主义的讽拟也有对弗洛伊德的批评。看似零散的篇章,尤其过去与现在的时空,通过作者巧妙运用的循环时间,而形成了一个统一的联系密切的整体,讲述了一个动人的难以湮没的传奇爱情故事。
2008, 25(3):131-134.
摘要:戈迪默在《无人伴随我》中采用了大量的包括自由联想、自由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在内的叙事技巧展现人物在动荡的社会里所表现出的复杂而特殊的性格。并且在使用过程中将它们大量的交错并置。在所有形式的引语中,自由直接引语是叙述干预最轻、叙述距离最近的一种形式。它不受叙述语境的影响,能最大程度的保留原话的特征,使作者能自由地表现人物话语的内涵、风格和语气。
2008, 25(3):135-137.
摘要:礼貌是语言交际中的普遍现象,也是商务英语信函中最令人关注的语言特征。一封彬彬有礼的商务英语信函,能有效增强贸易双方彼此间的信任感,提高商务成功的几率。恰当运用礼貌原则有助于信函作者写出得体、礼貌的商务英语信函,获得期望中的效果,从而实现商务活动中的双赢。
2008, 25(3):138-142.
摘要:中国抗战的胜利是在中国共产党倡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以国共合作为基础,各民族、各阶级、各党派、各界人士以及海外侨胞紧密团结、浴血奋战的结果,也是100多年来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第一次取得的完全胜利。战略相持阶段到来以后,国民政府为适应新形势发动了国民精神总动员运动以挽救民族危亡,抗战建国,中国共产党始终以民族大义为重,既支持、肯定运动的积极面又不失时机对其消极面进行斗争,灵活运用统战政策维护了裂而不破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对抗战的胜利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经验的不断总结和思考,可以为我们党在新阶段加强执政能力建设和开展统战工作提供经验和借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008, 25(3):143-145.
摘要:探讨主流媒体的特征和内涵,以及在中国语境下的发展条件和发展状况。 由于“主流媒体”一词最初即来自报业,近来虽然也出现用来指代广电媒体的现象,但是考虑到广电媒体的历史远远短于平面媒体,且电视业的经营情况较为复杂,所以对主流媒体的分析主要集中在平面媒体范围内。
2008, 25(3):146-150.
摘要:国内一些经济研究性论文的英语摘要,或受本民族文化和语言的影响,或由于英语写作水平不高,或对论文摘要文体的特点了解得不够,往往写得既不符合英语文法,也不符合经济研究性论文摘要的要求,严重影响读者,尤其是国外读者,阅读论文的兴趣和对论文的准确理解,进而妨碍了经济研究的国际交流。很多规范的英语国家经济性论文的摘要可以作为中国人撰写经济性研究论文英文摘要的范本。
2008, 25(3):151-154.
摘要:现代传媒在信息社会中对社会意识形态建设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现代传媒环境中,把握大学生的思想脉动,提高大学生的信息素质需要高校思想道德教育从德育课程的目标、内容、设计、实施、方法、途径等方面出发,进行整体综合改革。
2008, 25(3):155-157.
摘要:商业贿赂严重损害高校声誉,直接危害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将其列入党委行政的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从教育、制度、监督和惩处等方面着手,建立健全高校治理商业贿赂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使商业贿赂行为不敢为,也不能为,从而促进高等教育健康、协调、快速发展。
2008, 25(3):158-160.
摘要:家庭德育是学校德育和社会德育的基础和补充。调查发现:目前家庭德育的内容主要集中在道德品质和日常生活能力、人际交往、学习能力等方面,但较少进行政治、思想和恋爱及性、心理健康的教育。并且家庭德育内容与其对大学生的影响呈正比例关系。
您是本站第 访问者
邮编:400067 传真:(023)62768460
电话:(023)62769249 E-mail:xb@ctbu.edu.cn
网站版权所有: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4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