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 23(3).
摘要:在级别管辖中涉及牵连管辖时上级法院吸收下级法院管辖权可能导致那些本不应受到重刑处罚的被告受到重刑的威胁。级别管辖中的管辖权在上下级法院之间的转移导致司法权行使的行政化,违背了司法权的行使规律,并且由于管辖权行使的行政化使得诉讼当事人被排除在管辖权决定的程序之外,不利于诉讼当事人权益的保障。
2006, 23(3).
摘要:法定代表人制度是一项具有中国特色的法人代表权制度,是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中提倡的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原则的产物。法定代表人制度具有它自身的优点,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代表权被滥用的现象大量出现,突显出这一制度自身的不足与弊端。为了维护法人及其相对人的利益,维护交易安全,使法人在新的经济形势下获得更大的发展,对法定代表人制度进行重新构建在当下就显得至关重要了。
2006, 23(3).
摘要:构建和谐社会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观念的转变和制度的更新。安定有序以及公权与私权的良性互动是和谐社会的内在特征,这些特征与刑法所具有的社会保护及人权保障功能产生了交集。因此,和谐之美必然包含刑法底蕴。在和谐社会的语境下,一些传统的刑法观念与和谐社会尊重和保护人权的时代要求格格不入。反思传统观念,树立新型观念,对于和谐社会的构建意义深远。
2006, 23(3).
摘要:不完全合同在现实中大量存在,合同双方的权利义务处于不确定状态。引起合同不完全的原因有以下四个:语言的局限、当事的人疏忽、有限理性与信息不对称。对不完全合同的执行,是双方当事人和法庭所关注的问题。
2006, 23(3).
摘要:一人公司是指公司的股份或出资全部归属于单一股东的公司,它与普通公司的最大区别是股东的单一性。一人公司因其股东单一的特殊性而与传统公司法律制度之间存在着的尖锐的矛盾冲突,如果仍然用传统公司法律制度来规范一人公司,必然不足以防范一人公司可能给社会带来的一系列特殊风险。
2006, 23(3).
摘要:颇受我国学界青睐的西方那样宽泛的沉默权并非无罪假定原则的必然要求;把被告人的沉默作为其有罪或加重其刑罚的根据,不是不可以,而是附条件地可以。轻易地断定西方的沉默权都是由无罪假定原则必然引申出来的是有害的。沉默权好不好,关键要看它是否适度,是否适合国情,是否与义务相协调。适度的沉默权,其价值根基在于人格尊严和言论自由不可非法侵犯。在中国,适度的沉默权,应是与“如实回答”义务相协调的沉默权。
2006, 23(3).
摘要:重庆民间文学艺术是长江上游历史最为久远、品类最为齐全、形态最为繁复的一支独具魅力的地域文化。重庆民间文学艺术在生长过程中受到历史文化渊源、地理环境、历史地位变迁、多民族并存、周边文化融会等因素的影响,其多样性特征非常鲜明。同时,重庆民间文学艺术保护中存在的问题也不可小视。
2006, 23(3).
摘要:建安诗歌的发展,是汉乐府民歌和汉末文人诗这两大源头交汇融合而高潮迭起的过程,是汉乐府民歌向文人诗转化的过程。学术界对曹操在这转化过程中的贡献,有些漠视甚至无视,我们应重视曹操对汉乐府民歌文人化的开创性贡献。
2006, 23(3).
摘要:陆游中年入巴蜀,任夔州通判,后离川经夔,在巴渝地区创作了二十一首怀古诗,或抒失意之感,或发爱国之情,或盼壮志得酬,或借史针砭现实,虽然处于人生低落时期,仍不忘抗金复国之志,始终蕴藏着一颗爱国之心,这也正是其中年诗风转变的发轫。
2006, 23(3).
摘要:卡夫卡的审美关怀饱含着一位艺术家对人类命运的伟大同情和对人类前途的深切担忧,认真解读卡夫卡的追问主题,对于今天活着的人们,乃至以后的存在者们,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2006, 23(3).
摘要:《德伯家的苔丝》被誉为是哈代悲剧小说中的经典之作。从毁灭苔丝的两个主要人物阿历克.杜伯维尔和安琪儿.克莱尔入手,我们从中探究造成苔丝悲剧一生的原因,进而挖潜小说《德伯家的苔丝》的悲剧实质。
2006, 23(3).
摘要:弗洛伊德认为恋母情结是一个人人格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并用它来解释文化与社会的起源。可以看出哈姆雷特进行了分析,认为哈姆雷特具有浓浓的恋母情结,它对我们进一步研究哈姆雷特具有一定的参考。
2006, 23(3).
摘要:上海造就了张爱玲,张爱玲更造就了上海。不幸的童年,没落的家族,动荡的现实造就了她复杂的内心矛盾,从而导致了她精神上的悲观气质,进而直接影响其文学创作风格。
2006, 23(3).
摘要:马修.阿诺德的文学批评观与文化哲学思想,经由辜鸿铭、张歆海、吴宓、梅光迪、郁达夫、郭沫若、朱光潜、闻一多、梁实秋等众多接受个体,对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文化思想的发展与建设产生了重要影响;这一影响的过程可以分为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四十年代至二十世纪末三个阶段;影响的方式则有直接与间接的区别。考察马修.阿诺德在中国既被大规模接受、又被激烈抵抗的独特文化遭际,可以给我国二十一世纪的文化现代化建设带来重要启示。
2006, 23(3).
摘要:西部地区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但过去的粗放式开发未能充分体现出文化资源应有的价值。随着《云南印象》、《印象刘三姐》等一批文化精品的诞生,标志着西部文化开始向深度开发、立体传播的模式转变,发展趋势值得关注。
2006, 23(3).
摘要:现代隐喻理论认为人类的语言和思维都具有隐喻的特点。隐喻不仅是一种修辞手法,而且是一种文化反映和思维方式。本文探讨了英汉隐喻之间对应的三种情况:基本对应、部分对应和完全不对应,指出在翻译过程中运用恰当的策略,将会增进读者对异语文化的了解,促进不同文化人群间的交流,实现信息的准确传递。
2006, 23(3).
摘要: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以权力差异为先导,彻底打破了传统翻译理论结构主义范式下语言和文化平等的乌托邦式的理论预设,把翻译研究纳入更广阔的社会、文化大背景之中,拓宽了翻译研究的视野和思路。
2006, 23(3).
摘要:大学生的整体消费并水平不高,尤其是城乡大学生消费结构差异明显的事实,这种明显的消费差异行为及消费结构差异对于城乡大学生的性格特征可能会造成严重的负面心理影响。在农村大学生中,人情消费偏低程度与心理落差及多重性格形成之间存在相关关系,即人情消费水平越低可能出现的心理矛盾越多。
2006, 23(3).
摘要:随着互联网渗透到社会的各个层面和领域,由于本身的载体是一群对新生事物极其敏感的大学生,网络对高校的教育的影响也日见其盛。网络不仅改变着当代大学生学习、思维和生活的模式,也影响着他们的政治态度、道德风貌和价值取向。
2006, 23(3).
摘要:大学阶段是人的社会化的关键时期。大学生社会化是一个综合过程,是在社会文化背景下,大学生不断与家庭文化、青年群体文化和校园文化等亚文化相互作用的过程。而大学校园是大学生最主要的活动场所,校园文化则是大学生生活的一个重要方面。校园文化作为大学生社会化的微观环境,在大学生社会化过程发挥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和作用。
2006, 23(3).
摘要:研究在开放经济条件下的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培养显得十分重要。一支知识结构、职称结构、年龄结构合理、具有相当的学术水平的教师队伍是培养高素质金融人才目标的重要基础。我国计划经济体制下的金融学科教育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已不能为现代金融业的发展提供适当的人才。
2006, 23(3).
摘要:英语专业教学大纲指出,“教学方法直接关系到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与提高。课堂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引导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活动中获取知识、掌握学习方法。”同时大纲强调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以及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语篇教学已经不能仅仅停留在就课文本身的语篇分析上,利用语篇的认知解读理论来指导语篇理解,是对语篇教学的补充,而培养学生认知分析能力也有助于实现大纲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在语篇的解读中读者的主动参与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读者对语篇的认知解读方法对语篇教学是必要的补充,
2006, 23(3).
摘要:独立本科学院学生学习策略的使用全面落后于普通本科学院学生,普本学生英语能力强,他们在学习策略的使用上更加自信和自觉;而独本学生英语能力不如普本学生,在学习策略使用的广度和深度上也表现出明显不足。调查还发现,正确使用学习策略会使学习者意识到自我语言水平的提高而增强其学习兴趣和动机。因此,应加强对独立本科学院学生学习策略认识和使用方法的培养,使他们成为自信、自主、高效的学习者。
2006, 23(3).
摘要:建立健全党内考核评估机制对于保持党的先进性有着重大的意义。建立健全中国共产党党内考核评估机制问题,可以从建立健全党内考核评估机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国内外有关考核评估的经验借鉴、我党党内考核评估的现状、建立健全党内考核评估机制的目标要求与基本思想,建构党内考核评估机制的策略、建立健全党内考核评估机制的保障措施、建立健全党内考核评估机制的实践探索等7个方面进行研究和论述。
2006, 23(3).
摘要:构建社会主义社会和谐是当前我国政治社会生活的主题。从政治社会学的视角看,和谐社会建设必须理顺经济、政治、文化与社会建设的相互关系,凸显社会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变革传统的社会管理模式,加强社会治理。
2006, 23(3).
摘要:学术界对中国农村基层组织的划分一般有两种,一是按功能划分为政治、经济、文化和群众等组织;二是按组织运行方式划分为党政权力组织(包括乡镇党委、政府及村党支部)、村民自治组织(包括村民委员会、村民代表大会)、专业经济合作组织、其他社团组织及农民自发组织等。前一种划分比较笼统,后一种划分目前普遍认为比较合理和有针对性。
2006, 23(3).
摘要:当前,由于国企改革以及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劳动力市场出现结构性过剩问题,另一方面,由于信息不对称而导致的摩擦性失业又大量存在。利用双价模型分析信息不完美条件下的劳动力市场,透析劳动力市场的均衡类型以及影响劳动力市场效率的因素,分析当前劳动力市场存在的“假文凭”、“假学历”现象,为了并可以据此为提高市场效率提供政策建议。
2006, 23(3).
摘要:资本结构是否优化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企业的资本成本、市场价值和治理效率,因而是现代企业理论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激发企业活力的关键所在。由于市场经济充满着不确定性,所以企业在优化资本结构的过程中必然处处存在风险,这就要求企业必须对优化资本结构的基础和前提有一定深度的认识,进行综合考虑,明确优化的资本结构的标准及优化的途径,建立与企业本身相适应的资本结构。
2006, 23(3).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外汇储备快速增长。自2001年以来,我国官方外汇储备持续迅猛增加,出现了自1994年外汇体制改革以来的第二个高速增长期。理论界对此有各种各样的看法与主张。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面临国际性金融深化这一发展趋势,其金融业的对外开放已不可避免。因此,为避免国际资本流动对我国经济的不利影响,外汇储备规模成为一个重要问题。
2006, 23(3).
摘要:及时、稳健地推动金融技术创新在我国已经形成一定的共识,目前在我国金融市场发挥作用的金融创新技术也给我国的金融市场注入了活力,在促进金融市场发展方面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但是金融技术创新也遭受到技术风险、制度风险、市场风险的影响,致使创新的步伐和结果不令人满意。因此,如何对这些风险进行衡量和规避成为经济界关注的问题之一。
2006, 23(3).
摘要:期权能使其持有者在市场风险下获得稳定收益,保单能使其持有者在损失风险下保持原有的财产价值。定值险保单具有极强的卖权特征,其标的面临的市场风险和损失风险将共同决定它的价值。基于定值险标的价格的充分弹性、执行价格固定性和出险概率稳定性,可以将B-S期权定价模型引入到定值保险的定价中。
2006, 23(3).
摘要:印度、日本、韩国和中国的人均土地资源都较少,消费习惯也相似,同样处于油料及其加工品产不足需的景况。长期以来,日本、韩国一直是世界油料及植物油进口大国,近年来,中国、印度的进口量持续增加,对各自国内植物油产业发展造成了很大冲击。考察和分析印度、日本、韩国等进口大国的相关产业政策和产业发展情况,可以为我国油料及植物油产业发展提供启示和借鉴。
2006, 23(3).
摘要:随着经济管理和审计的发展,一些企事业单位选择了向外部审计人员购买内部审计服务,即出现了内部审计外部化(或外包)趋势。内部审计外部化作为内部审计发展过程的一个新动向,是企事业单位理性选择的结果,而对于我国高校内部审计而言也是明智之举。但在内部审计外部化过程中会出现许多问题,必须因地制宜地采取相应的对策。只有在合理规避与解决内审外部化可能出现的问题基础上,高校内部审计外部化工作才能够顺畅进行。
2006, 23(3).
摘要:三峡库区移民加速了库区城镇化速度,但由于移民的特殊性使其在市民化过程中缺乏必要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加之库区产业化发展不足,非农就业岗位缺少,社会重视不够等多方面原因导致在库区城镇产生了新的社会现象“城市农民”。“城市农民”现象的出现是需要我们思索和解决的。
2006, 23(3).
摘要:在城镇房屋拆迁中,政府失灵是一种客观存在。从政府干预和管理房屋拆迁的范围和力度上看,政府失灵主要表现在角色错位、干预过度和行政不作为三个方面。要从根本上解决城镇房屋拆迁过程中的政府失灵问题不能简单的运用单一的行政手段,必须严格地运用经济手段、行政手段以及法律手段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处理,以维护拆迁相关利益主体的合法利益。
2006, 23(3).
摘要:近年来,社会资本已经成为社会学、政治学等学科所普遍关注的热点和前沿问题,社会资本概念也被广泛用来解释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对社会资本理论研究中的局限及今后研究中应注意的问题进行研究,可以使人们对社会资本理论有一更深刻的认识和把握。
2006, 23(3).
摘要:医疗保险改革是世界公认的难题,也是公众最关心的问题。说其难,主要是指费用控制难,医患保三方关系协调难,在我国还存在扩面难,资金筹集难。综观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医疗保险事业的改革,我们可以发现,各国发展的普遍趋势在于:开源节流,加强控制;应对人口老龄化,建立老年护理保险;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医疗机构与保险机构合而为一等。借鉴国外的一些经验并汲取其教训,为我所用,是大有裨益的。
2006, 23(3).
摘要:市场经济对民主政治有着显著的催生作用,它有助于民主主体的形成、民主意识的生长、民主原则的确立、民主体制的创建和民主基础的奠定。这意味着,中国经济发展的市场化取向无疑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动力来源。
您是本站第 访问者
邮编:400067 传真:(023)62768460
电话:(023)62769249 E-mail:xb@ctbu.edu.cn
网站版权所有: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5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