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 36(4):113-120.
摘要: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关于调整增设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及所属二级学科的通知》(学位[2005]64号)文件为标志,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作为独立完备的学科体系在中国正式创立,至今已有10余年的历史。但如果从学科的知识论、活动论和组织论视角综合分析,该学科在中国的发展历程则可以追溯到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前。近百年来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经历了以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宣传为核心的发展阶段、以马克思主义理论类课程建设为核心的发展阶段、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建设为核心的发展阶段和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建设为核心的发展阶段。新时代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呈现学科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协同创新、学科知识体系分化丰富、学科共同体融合完善、学科依托单位规范性加强、学科社会服务职能逐步凸显等发展趋向。
2018, 35(3):55-59.
摘要:旅游学基础理论的研究对于旅游学科建设与旅游业管理实践方面的指导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我国已有成熟学科的学科概念、研究内容等的深入剖析与总结,从研究对象类型与研究重点两个方面进行分类归纳,并据此提出旅游学是一门研究“游客与旅游目的地特征、性质及规律的综合性学科”。也就是说,旅游学的研究对象应是游客与旅游目的地的特征、性质及其规律。
2018, 35(4):91-96.
摘要:从强调白话的实用意义到关注白话的美学品格,从工具层面的思想传输,到本体层面的价值呈现,五四小说语言的变革不再是被动选择,正逐步向语言的本质靠近,从而直接亲近了时代,亲近了大众,亲近了生活的原生态感受。五四小说开创了从工具性到本体性的新的语言之道,但也存在误区。这一历史进程还有很大的研究空间,深入考察不仅是论题的需要,对于今天再造文学语言的诗性辉煌也不无裨益。
2017, 34(6):1-6.
摘要:中共中央颁布的《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是聚焦全面从严治党的首部党内问责法规,在党的建设历史上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是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制度利器,厚植党的执政基础的战略举措。贯彻落实问责条例,充分释放强化问责的制度优势,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要唤醒责任意识,增强担当精神,肩负起管党治党责任,以强有力的问责督促责任落实,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2016, 33(6):1-7.
摘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中心任务是育人育才。本文以育人育才为的中心研究视角,探讨了“学生、学术、学科、学风”一体、协同推进的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育人育才新格局的形成(简称“一中四学”),阐释了形成新格局的理念、原则、内涵及特点,指出了形成新格局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并以新格局促进哲学社会科学提升育人育才质量。
2016, 33(5):109-119.
摘要:20世纪80年代的“译介热”通过引进西方现代文论资源,实现了对政治意识形态“工具论”“反映论”的反拨与对抗,与此同构的是审美自律的进程和审美本体的建构。“审美自律论”和“方法多元论”成为“译介热”的两个主要支点,共同参与现代性人学启蒙,促使了现代派文学的文本发现与形式自律。“审美自律论”促使了审美活动从外部的“他律”转向了审美的“自律”,形式主义文论、结构主义文论等在译介热中引入中国,纷纷促使了美学和文学批评从外部转向内部、从内容转向形式、从思想内涵转向话语革命。同时也直接启发了中国现代派文学和先锋小说的创作,激活了新时期以来潜藏的“形式化”冲动,从而使得形式和语言实验在80年代中后期的文学创作中焕发出愈加重要的作用。
2012, 29(2):140-146.
摘要:具有168年历史的英国世界新闻报,因陷入窃听丑闻而停刊。在默多克市场新闻业的办报理念下,突破了新闻伦理和法律的界限,对新闻自由民主制度、新闻独立均造成了极大的破坏力,媒体自律机构对市场新闻业的艰难抗衡以前者的失败而告终。这些教训对中国内地媒体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2001, 18(2).
摘要:高校要切实担负起培养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 ,就必须加强高等学校纪检监察队伍建设 ,健全机构设置 ,强化纪检监察职能 ,完善监督管理体制 ,狠抓队伍素质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