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41(4):24-39.
摘要:推进西部金融中心建设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重要内容。那么,成渝地区金融发展的“家底”如何?与国家战略目标的差距有多大?运用AHP方法构建区域金融生态指标体系,对重庆和成都的金融生态进行评价;并以上海金融生态为标的,分析重庆和成都共建西部金融中心与上海金融中心的差距;运用PVAR模型实证检验金融生态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发现:重庆、成都和成渝的金融生态主体发展水平远落后于上海,部分金融生态环境均值指标也相对落后;金融中心能够增强金融要素资源集聚功能,优化资本配置,促进金融生态良性循环;良好的金融生态有利于经济发展,经济发展又可以促进金融生态主体发展和金融生态环境改善;构建西部金融中心有助于促进成渝地区金融生态良性循环,打造西部经济高质量发展重要增长极和新的动力源。基于此,从金融生态视角提出重庆和成都共同打造内陆国际金融中心的路径。
2020, 37(5):75-83.
摘要:作为培养专业人才的重要阵地,高校的人才培养应服务国家和地方发展战略,面向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这也是高校内涵式发展的核心路径。文章立足重庆,分析了重庆市高校人才培养情况,重庆市产业发展,尤其是智能化引领下的产业发展的现状及趋势。同时,针对重庆市高校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对接存在的诸多问题,从制定对接规划,完善协调推进机制、政策保障机制和监督奖惩机制等多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以期改善现状,更好地为重庆市产业升级转型服务。
2019, 36(2):40-47.
摘要:本文选取东部城市北京和西部城市重庆作为研究对象,借助旅游收入、旅游收入依存度、旅游贡献率、旅游业拉动率、旅游需求收入弹性、旅游业对社会就业的贡献、旅游业对外汇收入的贡献七个指标,研究对比两个城市旅游业对本地经济发展贡献度。研究表明,相对于快速发展期的重庆,已经进入成熟期的北京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贡献度更大;北京急需产业转型以促进北京旅游业的再次快速发展,重庆可以大力借助旅游业拉动相关产业发展和就业,促进经济发展。
2015, 32(1):111-117.
摘要:《重庆诗歌访谈》是近年来重庆诗歌研究收获的颇具代表性的史料性著述,通过围绕诗人自身创作总结、诗歌历史与现状、诗歌存在问题及未来展望三大重点话题,对现当代重庆诗歌发展作全面“摸家底”和深度观照,是一项充满积极诗学意义和深刻影响的新诗活态史料发掘工作及诗歌基础研究工作,对当前及今后的重庆诗歌发展和中国新诗活态史料发掘保存工作不无裨益及启示。
2012, 29(2):48-53.
摘要:本文以重庆2009-2010年期间在CNKI中国期刊网和万方数据库学术期刊上发表的有关旅游经济研究的99篇文献和公开发行的6本专著为样本,从年度载文量、文献作者单位分布、研究内容等方面进行了统计分析,从分析中可以看出有关重庆旅游的研究数量不断增加、质量不断提高、研究范围不断扩大、研究手段多样,但仍然存在较大的拓展空间。
2012, 29(1):155-160.
摘要:高校学生社区是大学生日常生活的重要场所,社区文化反映了大学生的生活环境和精神面貌,对大学生思想政治品德的形成和发展有着重要影响。本课题组基于当前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社会多元文化并存的状况,通过对重庆10所高校的学生社区文化建设现状的调查和分析,创新性地提出了一核心,两载体,三委会的高校社区文化建设思路。即:将高校社区文化出现的问题作为社区文化建设的起点,使高校社区文化建设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系统的组成部分以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教学体系的构成部分,从而成为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闪光点,进一步成为建设和谐高校的文化载体。
2012, 29(4):156-160.
摘要:本文利用C—D生产函数模型探求了高等教育规模对经济的影响,结果表明重庆经济的高速增长产生了对高等教育人才的大量需求,但目前重庆高等教育还不适应重庆市经济发展的需求,或者存在溢出现象。
2011, 28(4):100-106.
摘要:清朝末年,从19世纪下半叶开始,重庆的政治、经济、文化都发生了巨大变化,重庆教育迈向近代化的历程也肇端于这一历史时期,其标志即为新式学堂在重庆的创办和发展。重庆的新式学堂主要有小学、中学、半日学堂等类型,分官立、公立和私立三种。创办方式一是设立新学堂,二是由书院、私塾改造而成。重庆各区县积极筹措经费,加强选用和考核教师,多渠道、多形式地创办新式学堂。所以,虽然重庆新教育起步较晚,但发展很快,后来居上,短短10余年时间,重庆的新式学堂就初具规模。新式学堂的兴办,引进了西方近代文化知识,促进了重庆地区近代教育的发展,扩大了教育对象的范围,促使当地社会风气发生转变,对辛亥革命运动的发展也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更多还原
2011, 28(5):127-130.
摘要:对于都市报而言,财经新闻是满足读者新闻需求的重要内容,财经新闻的好坏一定程度上影响着都市报纸在市场中的地位。本文将以《重庆商报》为例,解析都市报财经新闻报道方面的发展经验及面临的问题,对研究都市报财经新闻报道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更多还原
2011, 28(3):157-160.
摘要:一、幸福的起源首先,重庆工商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刘朋博士从历史和哲学角度探讨了古今中外的幸福观。(一)幸福思想史探源从中国来看,我们可以把历史上的幸福观大概归结为儒家、道家、释家三种。儒家认为人追求的不是简单地幸福而是成为圣人。圣人行事不逾矩,却又合乎道。 更多还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