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 询 高级检索+
共找到相关记录3条
    全 选
    显示方式:|
    • 自由主义与社会工作的“去社会化”

      2021, 38(1):117-125.

      关键词:社会工作;自由主义;去社会化
      摘要 (1118)HTML (0)PDF 0.00 Byte (0)收藏

      摘要:社会工作是一种政治实践,而与政治密切相关的是意识形态。发源于英、美等西方国家的社会工作,便是其主导意识形态--自由主义的产物。社会工作的归因取向和实践方法都受到了自由主义思想的显著影响。具体而言,自由主义倾向于“责怪受害者”,认为贫穷、失业等都属于受害者的个人问题,这一理念被社会工作的源头--济贫法和慈善组织会社所吸收。同时,在这种归因取向的引导下,社会工作的实践目标便是“治疗受害者”,运用个别化的方法对受害者实施一对一的治疗,个案工作方法便由此发展而来。同时,继个案方法之后出现的团体工作同样以个人服务为主。个案工作、个人治疗的兴盛导致社会工作忽略了案主个人问题背后的结构性根源,抛弃了社会行动、社会变革的“社会”使命,即社会工作的“去社会化”。

    • 经济自由主义思潮与社会保障制度

      2014, 31(5):8-13.

      关键词:古典经济自由主义;新自由主义;社会保障制度
      摘要 (1344)HTML (0)PDF 1.17 M (2503)收藏

      摘要:经济自由主义强调效率,社会保障制度保障公平。如何实现公平与效率之间的协调,是我们必须面对并积极解决的难题。能否取得效率与公平之间的平衡,是能否实现社会稳定和谐发展的重要条件。回顾并总结经济自由主义思潮与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历程和相互关系,对于完善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与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 论新自由主义对我国的影响

      2007, 24(1):1-7.

      关键词:新自由主义 国家干部 私有化 公有制
      摘要 (661)HTML (0)PDF 802.22 K (977)收藏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正确引进西方经济学,使之为我国现代化事业服务的同时,西方新自由主义也乘虚而入。作为一种经济思潮,新自由主义积极鼓吹个人主义价值观,积极鼓吹私有化,鼓吹与西方“全面接轨”。这一思想严重动摇了我国公有经济的主体地位,导致贫富悬殊矛盾日益突出,造成内需不足,内外经济严重失衡,国家干预的作用缩小,贪污腐败之风盛行。

    上一页1下一页
    共1页3条记录 跳转到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