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42(1):35-44.
摘要:新质生产力是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创新和发展。 从政治经济学视角研究发现,相较于传统生产力,新质生产力不仅在创新和效率上有了量的积累和质的飞跃,还从生态环境保护层面赋予了生产力可持续发展以全新的生态价值内涵,推动了生产关系和生产要素的深刻变革。 在新时代背景下,劳动者、劳动对象以及劳动资料经历了科技化转型,生产资料与劳动者的结合方式呈现出创新性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形成与发展,不仅是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发展理论的继承创新、要素理论的内涵扩展,还充实了生态产品价值学说,实现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中国实践的深度融合,为全球经济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和示范方案。 基于此,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着力点在于锻造高素质人才队伍,奠定新业态产业基础,搭建新时代科创体制,营造数智化绿色经济。
2018, 35(1):6-18.
摘要: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紧紧抓住和解决好基本制度、生产目的和资源配置这三个根本问题。这三个根本问题也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核心内容。在基本制度方面,必须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不能动摇,国有经济主导作用不能动摇;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在生产目的上,要满足广大人民日益增长、不断升级和个性化的物质文化和生态环境需要。在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同时,保证被解放和发展了的生产力归人民所有,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在资源配置方面,社会主义国家由于有公有制经济的全力配合,政府对资源配置才能真正发挥“看得见的手”的作用,当然其效果如何还得看这只手有没有遵循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追求的是共同富裕,公有制的存在和发展保证了经济发展成果由人民群众共享,从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效率必然是也必须是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效率,从而这个效率必然是与公平一致的。
2016, 33(2):84-91.
摘要:马克思学说是以马克思命名的,这既是恩格斯的一贯主张,也因为马克思是马克思学说的主要创立者。承认马克思是马克思学说的主要创立者,并不否认恩格斯在马克思学说创立中的贡献。恩格斯在马克思学说的创立中作出了独特的理论贡献。恩格斯是马克思学说创立的前驱者、唯物史观的发现者、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理论创立的参与者和完成者、科学社会主义的奠基者。
2015, 32(5):1-7.
摘要:公共企业是以公共投资作为出资主体的经济组织。公共企业尤其是公有制经济企业的设立,不仅是生产的社会化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社会主义国家里劳动者当家做主的必然体现,能够焕发广大劳动人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提高社会生产力。企业的公共性也意味着企业经营管理职责的公共性,这种公共性不能被企业的管理层所垄断。在公共企业中,职工或其代表参与经营管理,并引入企业外的社会人士尤其是工人群众参与监督,是公共企业经营管理的应有之义。充分维护劳动者的利益是保证国有企业或国营企业公有性质的重要前提。让国有企业的员工集体参股,实现集体资本与国有资本的混合,进而提高国有企业职工对国有企业改革的发言权和决策权,也是值得积极探索的混合所有制道路。
2012, 29(6):59-64.
摘要:建国初期,由于缺乏社会主义建设经验、对客观经济规律和本国国情认识不足,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出现了严重挫折。面对当时严峻的形势,毛泽东多次发出了读书建议。他亲自带头认真读书,在读书过程中提出了一系列具有独创性的观点,为探索和创建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做出了重要的理论贡献。本文从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任务、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等方面对毛泽东的观点进行了梳理,并作了简单评析。
2007, 24(3).
摘要:任何一种理论的产生都来源于实践,任何一种理论的价值都在于指导实践.诞生于十九世纪三、四十时年代,成熟于十九世纪七十时年代并充分反映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也面临着时代所赋予的挑战.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的基本框架的前提下,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的内容应扩大化、深化和细化,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2007, 24(3):1-6.
摘要:任何一种理论的产生都来源于实践,任何一种理论的价值都在于指导实践。诞生于十九世纪三、四十时年代,成熟于十九世纪七十时年代并充分反映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也面临着时代所赋予的挑战。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的基本框架的前提下,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的内容应扩大化、深化和细化,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2006, 23(1).
摘要:国际政治经济学产生的背景、基本内涵、创新发展勾勒出了国际政治经济学大体轮廓,其时代进展、政治经济实践更是使其蓬勃前进的根本推动力。国际政治经济学的发展,对于中国来说,充满机遇与挑战,我们应未雨绸缪、防患未然,更要积极地调整自己,主动地对应这一趋势,以实现与国际政治经济发展的共存与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