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42(2):43-57.
摘要:采用系统 GMM 和组态分析法,实证分析不同类型虚拟集聚对新质生产力的差异化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样本期内,各类虚拟集聚对新质生产力产生多重效应。其中前沿发展型虚拟集聚对新质生产力的显著影响以正向为主。同一类型虚拟集聚对不同类地区新质生产力呈现不均衡影响。在高水平新质生产力地区,前沿发展型、潜力激发型、高基础调整型虚拟集聚对新质生产力的显著影响方向均为正,前沿发展型的贡献尤为突出;在低水平新质生产力地区,前沿发展型、稳定推进型与高基础调整型虚拟集聚对新质生产力的显著影响均为正,尤以高基础调整型的正向影响最显著。
2025, 42(3):96-111.
摘要:新质生产力浪潮下中国产业转型升级,机器人的智能化、网络化、交互化发展加速物流行业提质降本增效减碳步伐。 分析物流机器人的技术融合趋势对于把握技术方向、激发技术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基于大为全球专利数据库( daweisoft. com) 中物流机器人授权专利数据,利用隐含狄利克雷分布( La-tent Dirichlet Allocation,LDA) 主题模型对专利摘要文本进行主题分类;再通过余弦相似度挖掘主题演化路径;最后运用社会网络指标挖掘物流机器人技术融合趋势。 研究发现物流机器人专利技术融合趋于小世界态势,未来物流机器人领域技术发展趋向于集成化和多元化,建议承前启后强化技术主题发展、跨界融通深化跨领域技术融合、齐心协力加速产学研合作进程,助力物流机器人高质量发展。
2024, 41(2):17-28.
摘要:自由贸易试验区的成立对所属区域经济增长有着重要的经济意义。以川渝地区为例,利用2008年第一季度至2019年第二季度全国省域样本的GDP季度增长率、进口额、出口额及固定资产投资额数据进行合成控制,对自贸试验区的经济效应进行反事实分析。结果显示:自由贸易试验区的成立促进了川渝地区经济增长,但该影响具有异质性。对四川而言,贸易驱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较投资驱动更加显著;对重庆而言,投资驱动大于贸易驱动,且自由贸易试验区成立的经济效应具有一定的滞后性。
2024, 41(6):29-39.
摘要:传统制造企业的数字化转型能力建设是推进和落实数字化转型战略的重要举措。基于传统企业业务流程体系数字化建设视角,构建由数字基础设施、数字化研发、数字技术应用、数字化营销、数字化人才5个方面组成的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以先进钢铁企业——宝钢为例,对2012—2019年企业数字化转型能力演变进行评价和分析。结果显示:宝钢的数字化转型能力演化呈波动提升的态势;通过扎根分析可知,宝钢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的能力形成机制及其作用包括数字化能力、能力支撑因素和外部环境影响因素,并据此提出传统企业数字化转型能力建设和提升的对策建议。
2024, 41(1):90-100.
摘要:随着科技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数字技术越来越广泛地被运用到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数字贸易作为新型贸易模式,引领着贸易发展的方向。通过考察数字技术方式交付的数字服务贸易,基于因子分析法构建数字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评价的综合评价指标,利用2014—2018年OECD成员国和金砖国家为样本,比较分析40个样本国家综合因子得分和排名。结果显示:发达国家在数字服务贸易格局中竞争力较强,占据主导地位;发展中国家出口竞争力较弱,处于不利位置;中国数字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提升十分迅速,但在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和政策支持环境等方面处于劣势,进而针对性地提出政策建议。
2024, 41(1):130-142.
摘要:通过对教育信息化领域高水平学术文献分析,揭示教育信息化领域的热点研究主题与发展态势,对我国教育信息化研究及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以近十年CSSCI数据库教育信息化文献数据为样本,通过构建高频关键词共词矩阵并生成共词网络,运用共词分析、社会网络分析、战略坐标分析等研究方法,以期识别分析我国教育信息化热点主题及发展态势。研究表明:慕课、人工智能、教学设计、深度学习等受到了教育研究者们的广泛关注;目前教育信息化研究主要聚焦在学习分析、在线学习与开放教育、信息化教学模式与方法、教育信息化理论与实践、教师专业发展、学习环境与学习资源等主题,而在线学习的学习分析是当前最活跃研究主题,且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2024, 41(6):130-141.
摘要:了解我国老年人失能情况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是预防老年人失能,改善老年人生活质量的重要依据。因此,本研究基于2018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数据,并利用工具性日常生活活动能力(IADL)量表对老年人失能进行判定,同时采用SPSS27.0对该数据进行分析和假设检验以后获取研究结果,研究表明:(1)个体特征对我国老年人失能具有显著性影响;(2)生活习惯对我国老年人失能具有显著影响;(3)经济状况对我国老年人失能具有显著影响;(4)精神健康对我国老年人失能具有显著影响。有鉴于此,从老年人自身、家庭和社会角度出发采取相关健康干预措施,加强健康教育和宣传,形成良好的健康意识和生活习惯,持续关注老年人心理健康,提高家庭照护者的照护能力很有必要。此外,完善老年政策制度和社会支持体系,注重老年人经济帮扶,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才能从根本上降低失能风险。
2024, 41(5):144-158.
摘要:基于2013—2023年CSSCI的文献数据,运用CNKI和CiteSpace软件,对“养老服务”主题文献的时序、作者与机构、期刊来源与被引情况、学科分布、关键词共线、关键词聚类和关键词突变进行可视化分析。从研究现状看,“养老服务”研究经历了快速增长与稳步发展阶段,作者之间合作较少,是一个以政治学为主,涵盖经济学、社会学、管理学等多学科的学术综合体。研究热点主要集中于养老服务体系研究、养老服务模式研究、养老服务供给和需求研究、养老服务影响因素研究、养老服务产业研究、养老服务政策研究这六个方面。预计今后将侧重于智慧养老、互助养老、时间银行、农村养老、乡村振兴、人工智能、健康养老等领域,注意在研究方法、研究理论、学科运用、研究成果、研究应用以及人才培养上进行改良和深化。
2023, 40(2):66-79.
摘要:挖掘、明晰及满足消费者需求,是影响与提升快递物流服务质量的关键因素。以菜鸟平台在线评论的文本数据为爬虫数据源,针对所获取的6.5万条数据,运用TFIDF算法、词云图、语义网络关联分析、LDA主题模型等文本量化分析,构建情感词典并进行文本情感赋值与分析。研究发现:时效性、价格合理性、服务优质性、应用平台功能性是消费者对快递物流服务质量产生消极情感倾向的关键因素。为提升消费者对快递物流服务质量的评价,需从提升物流供应链的时效性、完善物流价格制度的合理性、提高物流服务的优质性、优化物流应用平台的功能性方面予以重视。
2023, 40(1):71-87.
摘要:智慧物流作为现代物流的发展趋势,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但目前针对该领域整体研究状况进行系统梳理的文献较为欠缺。 基于 CNKI 数据库中以“智慧物流” 为篇名的学术文献,运用CiteSpace 从发文量、发文作者、发文机构、关键词共现、关键词时间线聚类、关键词时区、关键词突现等角度进行可视化分析,以此识别该领域研究热点、研究前沿等,探讨绘制知识图谱时所采用的节点阈值选择标准对聚类效果产生的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国内智慧物流研究始于 2010 年,研究作者和机构多数独立进行研究,合作联系较少;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与智慧物流的融合研究,从初期的供应链、物联网等向大数据、应用、人才培养等过渡;研究主题主要集中于技术与运用、物流设施建设、推动力量三个层面;研究前沿主要集中于生态圈、“互联网+”等;选择不同节点阈值标准会影响聚类、节点和连线的数量。 最后,基于聚类分析对智慧物流领域的技术与装备进行了分类归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