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5年第32卷第6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经济研究
    • 马克思相对过剩人口理论与我国失业问题的比较分析

      2015, 32(6):1-9.

      摘要 (1297) HTML (0) PDF 2.78 M (3353) 评论 (0) 收藏

      摘要:马克思的相对过剩人口理论,对于研究和思考我国现阶段的失业问题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资本主义相对过剩人口和我国失业人口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区别表现为其产生的根本原因不同、范围大小不同、作用不同、政府对解决失业问题的重视程度不同、对劳动者的影响不同等。我国就业形势严峻,失业问题突出,因此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充分发挥劳动力市场机制作用,大力发展非公经济,保持经济稳定增长,鼓励创业创新。

    • 基于频度与价格指标法比较的服务贸易壁垒研究

      2015, 32(6):10-18.

      摘要 (827) HTML (0) PDF 1.68 M (2127)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中国入世承诺表及服务业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为基础,分别运用频度和价格指标法对中国各服务部门的贸易壁垒进行研究,并与制造业比较。结果显示,中国服务贸易对外开放广度大,但深度低,与制造业相比,服务贸易壁垒水平仍很高;服务部门间的壁垒水平差异大,除运输服务业外,传统服务业的贸易壁垒低于现代服务业,其中金融业的贸易壁垒限制最多;除教育服务外,其他部门的市场准入限制大于国民待遇限制。因此,应明确政府在服务贸易中的管理职能,完善相关法律体系。同时,逐步降低市场准入壁垒,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现代服务业竞争水平。

    • 教育发展与市场技术进步耦合的时空分异特征研究

      2015, 32(6):19-28.

      摘要 (810) HTML (0) PDF 1.91 M (1294) 评论 (0) 收藏

      摘要:教育发展与市场技术进步存在着密切的耦合关系。基于耦合理论,分析了教育发展与市场技术进步的耦合逻辑,并构建了分析教育发展与市场技术进步耦合协调的指标体系。通过实证研究发现,从时间维度上看,中国教育发展与市场技术进步尽管存在一定的关联度和耦合持续发展度,但关联度和强度不高。从区域维度上看,教育资源与产业资源分配的不均衡、经济基础差距、区域创新体系构建不完善等多种因素造成东部、中部和西部在教育发展与市场技术进步的耦合程度方面形成巨大差异,教育资源与产业资源分配的不匹配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教育发展与市场技术进步耦合度“东西较高,中部塌陷”的总体格局。基于理论和实证研究的结论,提出了促进教育发展与市场技术进步耦合发展的相关政策建议。

    • >管理论丛
    • 度假旅游与旅游者生活质量关系研究

      2015, 32(6):29-37.

      摘要 (674) HTML (0) PDF 1.21 M (1768)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社会需要理论、比较理论、基点理论等为基础,通过前—后测实验设计,运用纵向研究方法,探讨了度假旅游对旅游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明确了度假旅游与旅游者生活质量的因果关系。结果表明,度假旅游是度假旅游参与者生活质量提高的原因,参与度假旅游能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度假旅游者较非度假旅游者有更高的生活满意度与幸福感。最后,提出了相关建议。

    • 价值网络视角下商业模式与企业绩效的 关系研究:以服务业为例

      2015, 32(6):38-45.

      摘要 (661) HTML (0) PDF 1.38 M (1927) 评论 (0) 收藏

      摘要:自20世纪50年代商业模式一词出现以来,理论界对该领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本文在对2001—2013年发表的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回溯的基础上,分析了商业模式同企业绩效关系研究的现状,并得出了商业模式的四个主要构成要素,据此构建了商业模式与绩效关系研究的模型框架,并以服务业为例对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详细的分析。

    • 论《孙子兵法》中的战略谋划思想

      2015, 32(6):46-50.

      摘要 (1849) HTML (0) PDF 1.18 M (5751) 评论 (0) 收藏

      摘要:本文认真梳理了《孙子兵法》中涉及战略的论述和思想,总结出了《孙子兵法》中关于“国家战略、经济战略、国防战略和情报战略”等战略至上的理念;梳理了《孙子兵法》关于战略定位中处理好战略目标与战略行为、战略环境和战略趋势间关系的原则技巧论述;论述了《孙子兵法》中贯穿全文的“全、省、巧、快、稳”等战略评估思想。

    • >历史研究
    • 我国《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研究现状与分析

      2015, 32(6):58-63.

      摘要 (1439) HTML (0) PDF 1.20 M (2975) 评论 (0) 收藏

      摘要:《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马克思早期的一部重要著作,其中包含着丰富的经济学、哲学、伦理学、美学思想,闪烁着马克思智慧的火花,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中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意义。自1932年全文公开发表以来,一直被国内外学者所关注和热议。学术界不断地研究,取得许多共识,但也存在诸多争议。总体来看,我国学术界对《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其研究方法、文本结构、其在马克思思想历程发展中的历史定位、异化劳动问题以及共产主义思想等方面。这些研究成果加深了我们对《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认识,对于我们进一步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具有重要的基础性意义。

    • >思想政治与法学
    • 论反腐倡廉建设新常态

      2015, 32(6):64-70.

      摘要 (891) HTML (0) PDF 1.20 M (1625) 评论 (0) 收藏

      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反腐倡廉建设格局发生显著变化,并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本文从六个方面探讨和论述了中国反腐倡廉建设新常态的特征,提出全面从严治党是引领反腐倡廉建设的鲜明主题;狠抓作风建设、保持高压态势、严明党的纪律,是推进反腐倡廉建设的战略举措;加强制度建设、改革体制机制,为深入推进反腐倡廉建设提供根本保障。

    • 从改革引擎到规范对象:地方政府规范性文件的法治化路径

      2015, 32(6):71-77.

      摘要 (788) HTML (0) PDF 1.20 M (1252) 评论 (0) 收藏

      摘要:地方政府规范性文件,是地方政府为实施法律、执行政策,在法定权限内制定的行政法规、规章以外的用以规范行政主体或不特定相对人的具有普遍约束力、可反复适用的决定、命令、办法、指示等。地方政府规范性文件的制定实施,有效弥补了制定法的缺陷,促进了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提升了地方政府参与社会治理的能力和水平。但同时,规范性文件制定主体的多样性、制定程序的随意性、监督机制的缺失以及制定过程中的以权谋私行为,容易侵害当地民众的合法权益,也损害了地方政府的公信力和权威。为实现地方政府规范性文件制定的法治化,应当通过明确规范性文件的制定主体、规范行政规范性文件的制定程序、保障民众参与规范性文件制定的权利、完善规范性文件的备案审查制度以及健全“问题”规范性文件的惩戒机制等措施,有效提升规范性文件的质量。

    • 公众参与反腐败途径的国外立法研究

      2015, 32(6):78-83.

      摘要 (698) HTML (0) PDF 1.25 M (1334) 评论 (0) 收藏

      摘要:国外不仅发达国家而且不少经济非常欠发达的国家均制定了反腐立法,同时规定了公众参与反腐败途径。根据公众参与程度来划分,公众参与反腐败的途径有五种,包括公众与反腐败机关双向充分回应型公众参与。国外对公众参与反腐败的五种途径均有立法规定,但是层次不一、名称不一。立法可能仅仅停留在文本,而文本是表层,文化才是根基。公众参与反腐立法途径的目标不能仅仅停留在文本,必须实现由文本到文化的涅槃。

    • >传媒与出版
    • 社交网站关系断点形成因素研究

      2015, 32(6):84-90.

      摘要 (841) HTML (0) PDF 1.51 M (1797) 评论 (0) 收藏

      摘要:随着互联网和社交网络的发展,人们通过社交网站更方便地调整朋友圈界限,选择接受或拒绝加入好友,虽然在一念之间,但实际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本文基于计划行为理论以问卷方式进行实证研究,探讨关系品质认知、知觉风险与人际界限认知等因素对社交网站中交友行为的影响。实证结果认为关系品质认知、知觉风险、人际界限认知均对交友意图有显著的影响,但构面内的相互承诺、社会风险、领域性和私密性却不显著,此点可为社交平台网络商借鉴。

    • 价值累加理论叙事框架下的群体性事件探析 ——对“乌坎事件”从微观社会心理学角度的再审视

      2015, 32(6):91-99.

      摘要 (907) HTML (0) PDF 1.86 M (5166) 评论 (0) 收藏

      摘要:斯梅尔塞提出的价值累加理论认为,所有的群体性行为、社会运动甚至革命的发生,都是由6个因素共同决定的:社会结构性诱因;由社会结构衍生出来的怨恨、剥夺感或压迫感;一般化信念的产生;诱发因素;有效的社会动员;社会控制能力下降。与以往研究大多从舆情演化、话语权博弈、政府治理、村民自治等宏观视角出发不同,本文以价值累加理论为叙事框架,采用叙事法,并结合社会心理学相关理论对具有“时代标本意义”的乌坎事件进行微观社会心理学层面的再审视,探讨群体性事件发生的机理。

    • >文史哲研究
    • 对全知的自觉控制与可靠叙述的张力 ——以当代少数民族小说为例

      2015, 32(6):100-105.

      摘要 (677) HTML (0) PDF 1.19 M (1579) 评论 (0) 收藏

      摘要:小说的可靠叙述者凭借其全知全能,常对人事物象进行过多的直接评价,往往导致作品意义世界过分清晰。成功的可靠叙述者,常自觉限制其全知全能,在清晰中注入必要的含混,最终促成可靠与不可靠的矛盾统一,从而有效强化其叙述张力。

    • 《三国演义》成书与传播的接受史解读

      2015, 32(6):106-112.

      摘要 (877) HTML (0) PDF 1.20 M (2297)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三国演义》的解读往往伴随着种种疑虑与困惑。困惑的根源在于作品本身的“模糊性”,这种模糊性通常表现为作者意图与“内视点”之间的分歧。分歧的来源一部分出自于作者的疏漏,更多情况是由于作者的不得已而为之。这种情况的出现源于《三国演义》“世代累积型”成书方式、版本演变、评点本的主观导向及其他文学样式对民众《三国演义》印象形成的重大影响等因素。作品文本及解读过程中“众声喧哗”局面的出现正是《三国演义》成为经典的一个缘由。在“众声喧哗”的背后其实一直也蕴藏着作者与传播者价值建构的努力。

    • 王安石晚年诗风转变的内在原因

      2015, 32(6):113-118.

      摘要 (1478) HTML (0) PDF 1.26 M (4459) 评论 (0) 收藏

      摘要:王安石诗歌创作前后期风格变化一直是学界较为关注的问题,部分学者认为王安石前期诗歌中即有精工雅丽、重视技巧的特点,晚期风格为渐次累积所致;也有观点认为王安石晚年诗歌风格变化与他的隐居生活及佛理研习有关。而从王安石自身来说,晚年由政治舞台的主导者而成为隐居田园的出世人,在这个过程中随着作者身份的变化,其内在自我定位、创作关注焦点、心态情致均发生了深刻变化,由此导致了晚年诗歌在情感深度、思维方式方面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虽然晚期诗歌的外在风貌似与早期有相类之处,但其内在韵致已不可同日而语,也非单纯依靠精深纯熟的技巧所能达到。

    • 论高罗佩《大唐狄公案》对公案小说叙事 特点的改进与发展

      2015, 32(6):119-122.

      摘要 (900) HTML (0) PDF 1.17 M (3702) 评论 (0) 收藏

      摘要:《大唐狄公案》系列小说成型于20世纪40年代,其作者高罗佩通过以中国公案小说为母本,融合西方侦探小说的创作手法,使得该系列小说既有对传统公案小说的继承与发展,也有对其的改进与创新。高罗佩通过融合中西方同类型文学的创作模式,让《大唐狄公案》一经出版便广受海内外读者的欢迎。本文通过对比中西方公案/侦探小说的创作模式,深入探讨高罗佩笔下此系列小说的叙事特征。

    • 直面死亡:舍勒和海德格尔的不同选择

      2015, 32(6):123-128.

      摘要 (847) HTML (0) PDF 1.19 M (1859) 评论 (0) 收藏

      摘要:舍勒和海德格尔都放弃了死亡的经验性观点,认为死亡是自我生命的本质组成部分,不过,舍勒把死亡归属于意识的直观确定性,而海德格尔把其归属于此在的存在。二者都把死亡奠基在不同客观时间的现象学时间,不过在舍勒那里是内在时间意识,在海德格尔是更加复杂的时间性。二者都区分了本真的死亡观和非本真的死亡观,不过,对非本真性死亡观的批判在舍勒那里体现为对现代欧洲人的批评,在海德格尔那里体现为对常人的批评。

快速检索
检索项
检索词
卷期检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