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3年第30卷第4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经济研究
    • 空间视角的科技创新能力与经济增长:研究述评与发展趋势

      2013, 30(4):1-6.

      摘要 (956) HTML (0) PDF 1.44 M (118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空间科技创新能力与经济增长问题是经济学界研究的热点。本文首先梳理了学者对空间视角的科技创新能力分布特征与趋势的研究,介绍了学术界对科技创新能的空间非均衡性分布成因的解释。然后归纳了空间视角的科技创新能力与经济增长匹配关系研究成果,对空间视角的科技创新能力与经济增长问题研究现状进行了简单评价。最后扼要阐述了对未来研究趋势的看法。 

    • 垂直专业化与经济周期协动性研究——基于中国、日本、美国和EU7国的实证分析

      2013, 30(4):7-14.

      摘要 (1004) HTML (0) PDF 1.98 M (1612) 评论 (0) 收藏

      摘要:本文选取中国、日本、美国和EU7(包括比利时、德国、法国、意大利、荷兰、西班牙、英国)10个国家为样本,通过面板分析实证考察了垂直专业化和经济周期协动性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垂直专业化(VS)深化了国家间经济周期协动性,且两者之间的正相关关系较为显著;产业内贸易(IIT)与经济周期协动性正相关;产业结构相似度(IS)、双边直接投资强度(FDI)和双边贸易强度(TI)与经济周期协动性负相关。

    • 西部商贸流通业发展的地区差异及其变动趋势分析

      2013, 30(4):15-21.

      摘要 (944) HTML (0) PDF 1.38 M (1057) 评论 (0) 收藏

      摘要:基于对西部商贸流通业发展水平和发展能力的综合反映,构建包括商贸流通业发展基础、贡献、状况和成长力四个一级指标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通过时序全局主成分分析法对西部12省份2005—2010年商贸流通业发展综合水平进行测度,在此基础上通过聚类分析将西部商贸流通业的发展划分为三类区域,采用泰尔指数对地区差异进行测度和分解。结果表明:整体上,西部商贸流通业的发展水平依然较低,三类区域的地带间差异对西部商贸流通业地区差异的贡献比较大。

    • >管理论丛
    • 社会资本的概念追溯

      2013, 30(4):22-38.

      摘要 (941) HTML (0) PDF 1.60 M (1227) 评论 (0) 收藏

      摘要:社会资本是一个大多数社会科学学科里都在使用的概念,社会资本概念的起源至今充满争议,其定义也不统一。本文主要是对社会资本概念在早期文献中的一些学者的论述进行回顾,对社会资本概念的最早提出者的观念和主要内容进行了梳理,以便理清这个概念提出的历史脉络和历史背景。

    • 开放式创新下的价值共创:理论回顾与拓展

      2013, 30(4):39-46.

      摘要 (967) HTML (0) PDF 1.73 M (140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本文基于2006—2012年的最新文献,反思和重新定位了开放式创新的内涵;进而,从价值共创角度出发,分析归纳了企业开放式创新的四层次影响因素——结构因素、技术因素、能力因素及文化因素,并分别从这四个方面对现有文献进行了总结和深化;在此基础上,探究了开放式创新下企业间价值共创的四条实现路径:组织变革、流程整合、能力协同与知识共创。本文对近期文献的总结和拓展,为进一步的理论探索提供了参考。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 以科学发展观引领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

      2013, 30(4):47-52.

      摘要 (797) HTML (0) PDF 1.36 M (1063) 评论 (0) 收藏

      摘要: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是社会主义文化和谐发展,科学发展观是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和发展的理论基础。因此,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要以科学发展观引领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一元文化与多元文化、传统文化和当代文化、中华文化和世界文化和谐建设。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视域下“南方谈话”的地位与作用窥探

      2013, 30(4):53-58.

      摘要 (844) HTML (0) PDF 1.38 M (1206) 评论 (0) 收藏

      摘要:邓小平的“南方谈话”不仅继续诠释了“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学习马克思主义”,而且重点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同时为“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和“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两大命题的提出孕育理论基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关键一环及重要组成部分。

    • >社会工作与社会治理
    • 论中国社会工作本土化与专业文化建构

      2013, 30(4):59-63.

      摘要 (678) HTML (0) PDF 1.35 M (145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社会工作的专业文化建构是整个社会工作本土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最能够直接推动社会工作专业化良性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如何建构既能充分体现西方社会工作的价值理念又符合中国具体社会与文化情境的专业文化是一个必须解决的重要课题。建构中国社会工作专业文化的基本策略要充分考量社会工作的专业使命与伦理守则,重视将中国传统文化的积极元素吸收融入社会工作制度建设,搭建形式多样的专业文化传播载体。

    • 社会认同对社会工作者工作状态的影响研究——以广州市为例

      2013, 30(4):64-69.

      摘要 (974) HTML (0) PDF 1.37 M (1496)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进一步推动社会工作事业的发展,以广州市社会工作机构的社会工作者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和结构性访谈收集相关资料,研究当前广州市社会工作者的工作状态以及社会认同对社会工作者工作状态的影响,数据显示大多社会工作者是出于对社会工作专业的热爱而选择从事社会工作,且工作现状良好,社会认同对社会工作者工作状态具有一定的预测作用,与社会工作者的工作态度、工作进取精神存在正相关。

    • >传媒与出版
    • 传媒商业化下的新闻民工的生成与行为

      2013, 30(4):70-77.

      摘要 (771) HTML (0) PDF 1.41 M (1186) 评论 (0) 收藏

      摘要:新闻从业者作为媒体的人力资源,不但是媒体理念的践行者,而且其行为已成为塑造媒体的重要力量。在传媒商业化的道路上,新闻从业者的生存状况不容乐观,他们工作压力巨大,收入低、社会保障差,健康状况堪忧,自主性不足。在这种媒体内外生存压力下,部分新闻从业者正逐步从负责任的传播者变为养家糊口的新闻民工。一旦具有新闻民工的心态,他们常常会选择“便宜”的报道、进行自我审查与权力寻租。

    • >思想政治与法学
    • 中国法官的职业化遴选:现状、改革与发展

      2013, 30(4):83-89.

      摘要 (804) HTML (0) PDF 1.38 M (1074)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中国司法改革重视法官职业化遴选制度建设,在职业准入、任职资格、选拔任用以及培训方面业已体现了按照职业化要求进行规划的思路。尊重现代法律职业的基本规律、彰显现代司法的基本特性、展现法官遴选制度的发展趋势应该成为中国法官职业化遴选制度的重要原则。据此,中国法官的职业化遴选需要在具体制度的编排上进一步实现合理化、科学化。

    • 债权人撤销权若干问题探讨

      2013, 30(4):90-96.

      摘要 (860) HTML (0) PDF 1.38 M (1243) 评论 (0) 收藏

      摘要:债权人撤销权的行使,须有债务人的行为、且债务人的行为于债权发生之后有效成立并继续存在、债务人的行为必须有害于债权人的债权、债务人与受益人(或转得人)主观上具有恶意等条件。债权人撤销权的行使,应注意撤销权的行使主体、客体、行使方式和范围、除斥期间等问题。债权人撤销权的行使,其效力及于债权人、债务人和受益人(或转得人)。

    • >检察论坛
    • 司法腐败的基本特征及其预防对策——基于1990—2010年相关统计数据的实证分析

      2013, 30(4):97-104.

      摘要 (800) HTML (0) PDF 2.50 M (147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对1990—2010年相关统计数据的实证分析显示,我国司法腐败呈现出渎职化、高端化、权力寻租组织化、经营化、长期化等外在特征和司法体制过度行政化的内在特征。预防司法腐败的基本构架应当包括四个方面:相对独立的司法制度体系,以程序正义为核心的诉讼体系,以检察权为核心的司法内部监督体系和廉洁自律的职业伦理体系。

    • 论帮助犯罪分子逃避处罚罪的既遂形态

      2013, 30(4):105-109.

      摘要 (836) HTML (0) PDF 1.36 M (1193) 评论 (0) 收藏

      摘要:“帮助犯罪分子逃避处罚”并非本罪构成要件中的目的或结果,而是本罪的行为方式。本罪行为过程分为帮助方获取信息或者双方共谋—通风报信(提供便利)—“犯罪分子”积极配合—犯罪分子采取行动,在此过程中有成立犯罪未遂、中止的可能性,行为的自然属性具有过程性、时间持续性;本罪行为的社会属性系侵犯了特定的刑事诉讼活动,其社会危害性不同于举动犯、危险犯。因此本罪系行为犯中的过程犯,其既遂点是获得帮助的犯罪分子积极配合并着手采取妨害司法机关刑事诉讼活动。

    • >文史哲研究
    • 袁燮《絜斋家塾书钞》学术价值探析

      2013, 30(4):116-122.

      摘要 (729) HTML (0) PDF 1.49 M (1417) 评论 (0) 收藏

      摘要:袁燮《絜斋家塾书钞》是其家塾讲学之作,是陆九渊心学一派《书》学代表作。袁氏解《书》反对改经,常据关键词推衍义理。又借解《书》阐发心学基本观念,带有鲜明的学派特色。同时又渗透了程朱一派思想,显示出兼容性。梳理《絜斋家塾书钞》的训诂及义理新解,可以发掘时代思潮的斗争融合。

    • 以“法”解《庄》:林云铭《庄子》散文评点

      2013, 30(4):123-129.

      摘要 (1034) HTML (0) PDF 1.49 M (1923) 评论 (0) 收藏

      摘要:林云铭的《庄子因》是清代《庄子》散文评点的一部典范之作,在《庄子》散文研究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他较成功地运用了文学批评界流行的“法”的观念来解读《庄子》,不仅总结出了《庄子》中的诸多修辞技艺,梳理出了《庄子》的复杂文脉,提出了《庄子》是“一部有首有尾、有端有序之文”,而且发现了《庄子》“文中之理,理中之文”的文学特征。“以法解庄”背后渗透着林云铭悲天悯人的道家情怀,是士人心态的一个时代缩影。

    • “文学研究中的哥白尼革命”:国内洛特曼研究述评

      2013, 30(4):130-136.

      摘要 (933) HTML (0) PDF 1.39 M (1459) 评论 (0) 收藏

      摘要:“文学研究中的哥白尼革命”是国内学界早期对洛特曼填平内部研究与外部研究鸿沟,消弭科学与人文界限的称誉。目前洛特曼正在面临重新语境化,文化身份被改写。就价值立场而言,国内学界趋向将洛特曼美学对接解构主义、文化诗学,强调洛特曼对结构主义的超越格局和后学气象。就理论形态而言,致力于激活洛特曼恢弘的文化视野下符号学具有的哲学、语言学、历史学、文学史、文化史等跨学科特性和方法论本质,原归于结构符号学的单一轨道进度至文化符号学多轨并进。洛特曼原有镜像的转型,不仅开拓了洛特曼理论的接受视野,而且启发了“后理论时代”的文

    • 步入重生的美学——解读《山音》的老年主题

      2013, 30(4):137-141.

      摘要 (965) HTML (0) PDF 1.46 M (1363) 评论 (0) 收藏

      摘要:《山音》是川端康成战后代表作之一。文中,信吾经历了反对死亡、接受死亡和超越死亡的三阶段后,渐悟出“万物一如轮回转生”思想。重生与超越体现了信吾思想意识的升华,也标志着作品老年主题的深化和作品精神境界的升华。小说不仅以其幽玄的美烘托出“老”在生命轮回流转中的独特意义,而且它独特的审美意趣更能让读者真正领略到新的艺术洞天。

    • 英汉隐喻、转喻类颜色词源域与色系对比分析

      2013, 30(4):142-147.

      摘要 (928) HTML (0) PDF 1.37 M (2411) 评论 (0) 收藏

      摘要:隐喻和转喻是传统语言学上的修辞手段,英汉隐喻、转喻类颜色词在色系和源域上体现出的一致性,也说明了隐喻、转喻是人类共有的基本认知方式。人类通过源域到颜色域的映射,来获得颜色认知,同时精准地描摹颜色,细分颜色间的差异。在颜色认知的过程中,英汉隐喻、转喻类颜色词也承载着民族的某些特性,通过英汉隐喻、转喻类颜色词源域与色系的对比来帮助了解语言背后的民族共性和个性,有助于我们顺利进行英语学习、跨文化交际和英汉互译活动。

    • >教育学研究
    •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对策研究

      2013, 30(4):148-152.

      摘要 (800) HTML (0) PDF 1.35 M (1111) 评论 (0) 收藏

      摘要:在全球一体化的背景下,反思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弊端,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会主义势在必行。通过批判高校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提出以对话与协商、自由与平等、使命与责任的教育理念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加强自由全面的社会主义有用人才的教育,是推进社发展和民主政治改革的内在要求。改革的内在要求。

    • 从三方角色论加强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

      2013, 30(4):153-156.

      摘要 (826) HTML (0) PDF 1.34 M (1079) 评论 (0) 收藏

      摘要:本文从社会文化、高等教育、个人认知等方面审视大学生志愿精神的影响因素,通过营造志愿文化氛围、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引导志愿者自我教育等路径加强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确立全面整体的观念,正确处理不同角色的协同作用。

    • 论哲学社会科学综合创新平台建设

      2013, 30(4):157-160.

      摘要 (781) HTML (0) PDF 1.34 M (1021) 评论 (0) 收藏

      摘要:哲学社会科学作为一个国家民族精神和文化的象征体现了该国居民对于自己寓居的世界和实践创造活动的理解。当前,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大好时机,分类齐全的研究部门和学科体系,各级人才的有序培养都为新的研究趋势——文科研究综合体系的建立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文章试图从自然科学研究的分工体系出发探讨文科体系建立同样分工的可能性,从而为更好地繁荣哲学社会科学添砖加瓦。

快速检索
检索项
检索词
卷期检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