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之花在青春凋谢中枯萎——郭沫若《瓶》创作探源
  • 摘要
  • | |
  • 访问统计
  • |
  • 参考文献
  • |
  • 相似文献
  • |
  • 引证文献
  • |
    摘要:

    本文通过对郭沫若的恋爱观、艺术观及作品本身的分析,认为《瓶》并非是“纯粹的爱情诗集”、“感情的实录”和“苦闷的象征”,而是一曲有感于青春易逝的挽歌,是中年男人面对妙龄少女的爱情所生发的沉重、无奈与悲哀的复杂感喟。

    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引证文献
引用本文

王鸣剑.爱情之花在青春凋谢中枯萎——郭沫若《瓶》创作探源[J].重庆工商大学社会科学版,1997,14(4):

复制
分享
文章指标
  • 点击次数:
  • 下载次数:
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