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0年第17卷第1期目录
本期目录 | | | 党的三代领导人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 | 余常德 | | 2000,17(1) | | [摘要](379) [PDF](7) | | |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基础辨析 | | 沈顺祥 | | 2000,17(1) | | [摘要](375) [PDF](12) | | | 我国经济体制转轨与经济增长方式转型研究 | | 杨作书 | | 2000,17(1) | | [摘要](370) [PDF] | | | 知识经济条件下的企业组织研究 | | 卢自力 | | 2000,17(1) | | [摘要](255) [PDF] | | | 论我国企业集团的组织结构及其组织定位 | | 刘蓉 | | 2000,17(1) | | [摘要](322) [PDF] | | | 外汇储备增长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 | 陈立梅,刘伟 | | 2000,17(1) | | [摘要](512) [PDF] | | | 科技和金融的纽带——论香港创业板市场的设立 | | 胡涛,彭瑜 | | 2000,17(1) | | [摘要](380) [PDF](5) | | | 监督职能不是会计的首要职能 | | 丁时勇 | | 2000,17(1) | | [摘要](379) [PDF] | | | 价值工程原理在住宅评价中的作用 | | 李承忠 | | 2000,17(1) | | [摘要](329) [PDF] | | | 重庆与京、津、沪经济发展的比较研究 | | 张干,黄永红 | | 2000,17(1) | | [摘要](322) [PDF] | | | 21世纪初重庆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战略选择 | | 陈永,游筱群 | | 2000,17(1) | | [摘要](326) [PDF](4) | | | 国有资产在营运中的保值与增值——重钢、华西包装集团的启示 | | “国有资产监管营运体制的思路和模式”课题组 | | 2000,17(1) | | [摘要](331) [PDF] | | | 重庆地区天气灾害模型研究 | | 钱仲威 | | 2000,17(1) | | [摘要](275) [PDF] | | | 归纳推理的或然性、逻辑性(有效性)与合理性论 | | 邓强 | | 2000,17(1) | | [摘要](514) [PDF] | | | 对美日亚太新战略的思考 | | 万亚峰 | | 2000,17(1) | | [摘要](259) [PDF] | | | 历史地审视中国诗歌的文体特质 | | 张中宇 | | 2000,17(1) | | [摘要](290) [PDF] | | | 张竟生与周氏三兄弟 | | 王鸣剑 | | 2000,17(1) | | [摘要](315) [PDF] | | | 《中国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编排规范》(修订版)经专家评审通过 | | 2000,17(1) | | [摘要](563) [PDF](31) | | | 经典理论对电影的艺术定位 | | 田义贵 | | 2000,17(1) | | [摘要](498) [PDF] | | | 方言与文化研究的思路 | | 彭锦维 | | 2000,17(1) | | [摘要](624) [PDF](14) | | | 重庆铜梁方言语音说略 | | 刘红曦 | | 2000,17(1) | | [摘要](537) [PDF] | | | 更新观念,深化改革,抓住机遇,坚持发展——新世纪我国高校发展的基本思路 | | 周希贤 | | 2000,17(1) | | [摘要](324) [PDF] | | | 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科学化 | | 曾林 | | 2000,17(1) | | [摘要](247) [PDF] | | | 知识经济与高校德育 | | 陶建新 | | 2000,17(1) | | [摘要](377) [PDF] | | | 增强大学生耐挫能力的方法 | | 文丰安 | | 2000,17(1) | | [摘要](341) [PDF] | | | 论邓小平的特殊品质 | | 孟东方 | | 2000,17(1) | | [摘要](242) [PDF] | | | 翻译理论中的等值论 | | 张俐 | | 2000,17(1) | | [摘要](506) [PDF] | | | 知识经济时代的科技期刊编辑工作 | | 杨祖彬 | | 2000,17(1) | | [摘要](319) [PDF](8) | | | 高校图书馆读者工作队伍的建设 | | 舒小军 | | 2000,17(1) | | [摘要](235) [PDF]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