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3):18-25.
摘要:目的 为填补目前缺少符合重庆城区地形特点的公交车行驶工况空白。 方法 提出一种改进的 K 均值聚类算法与马尔科夫链结合的行驶工况构建方法。 通过滤波算法对采集到的重庆城区 805 路公交车有效行驶数据进行平滑处理,从平滑后的行驶数据中提取出 1 721 条运动学片段;采用核主成分分析法对各运动学片段的特征参数矩阵进行降维处理,以粒子群算法选择适合的 K 均值初始聚类中心,并通过改进后的 K 均值聚类算法对运动学片段进行分类标记;最后通过马尔科夫链筛选出合理的运动学片段,构建出时长为 1 310 s 的重庆城区公交车行驶工况。 结果 将构建的行驶工况与实车采集数据及国内外部分典型工况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所构建的工况与原始数据在速度-加速度的联合分布趋势一致,构建的行驶工况与实车采集数据各特征值误差均小于 7%,所构建的工况与原始数据特征高度吻合且能较好地反映出重庆城区公交车怠速时间比例高、加减速频繁等符合区域特点的实际交通状况。 结论 构建的工况能为重庆市公交车行驶路线规划、排放及油耗测试等方面提供基础标准,同时其涉及的研究方法能为新能源汽车能量管理、控制策略及其他城市工况构建和城市公交线路优化提供参考。
2023, 40(6):18-24.
摘要:针对火电机组锅炉燃烧过程中预测 NOx 排放过程存在的非线性和时序性特点,提出一种基于核主成分分析(KPCA)和注意力机制(AM)的门控循环神经网络(GRU)氮氧化物预测模型。 首先选用 KPCA 对模型的输入变量进行降维,消除冗余变量;其次,将筛选的变量数据作为 GRU 的输入,并采用网格搜索优化 GRU 的超参数;最后,引入 AM 计算权值,实现区分输入特征功能,提高 NOx 预测模型精度。 通过某 330 MW 电站锅炉实际数据对 AGRU预测模型仿真验证,并将 AGRU 模型、GRU 模型和 BP 神经网络模型的预测结果进行对比。 结果表明:基于 AGRU的 NOx 预测模型的均方根误差和平均绝对误差较 BP 神经网络和 GRU 模型均有减少,可精准预测非线性时序燃烧过程的 NOx 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