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蓝的眼睛》的“百衲被”叙事结构
DOI:
作者:
作者单位:

作者简介:

通讯作者:

基金项目:


On the Narrative Structure in The Bluest Eye: Quilt
Author:
Affiliation:

Fund Project:

  • 摘要
  • |
  • 图/表
  • |
  • 访问统计
  • |
  • 参考文献
  • |
  • 相似文献
  • |
  • 引证文献
  • |
  • 资源附件
    摘要:

    从对《最蓝的眼睛》的一系列叙事结构特征分析可以看出,托妮.莫里森在小说中借用了"百衲被"的叙事手法。"百衲被"的结构隐喻不但填补了小说各个章节之间的意义空白,也为黑人群体获取了多元的叙述空间,体现了莫里森作为一名黑人女性作家的女性主义立场。

    Abstract:

    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引证文献
引用本文

易朝辉.《最蓝的眼睛》的“百衲被”叙事结构[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10):
YI Zhao-hui. On the Narrative Structure in The Bluest Eye: Quilt[J]. Journal of Chongqing Technology and Business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Edition),2007,(10):

复制
分享
文章指标
  • 点击次数:
  • 下载次数:
历史
  • 收稿日期:
  • 最后修改日期:
  • 录用日期:
  • 在线发布日期:
×
2024年《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影响因子显著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