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30(5):82-96.
摘要:反倾销会促使受影响企业增加对反倾销发起国的非倾销产品的出口(贸易偏转效应),导致非倾销产品在反倾销发起国市场的竞争加剧(竞争促进效应),进而倒逼企业提高非倾销出口产品的质量(出口产品质量溢出效应)。采用2000—2013年企业—产品层面的微观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法分析美国对华反倾销对中国受影响企业非倾销产品出口质量的影响,结果显示:美国对华反倾销显著提高了中国受影响企业非倾销出口产品的质量,具有明显的出口产品质量溢出效应;贸易偏转效应引致竞争促进效应是该质量溢出效应的重要作用机制,因而,对于美国对中国进口依赖度较高、出口目的地较多、企业内等级较高以及国有企业的非倾销产品,美国对华反倾销的出口产品质量提升效应较小;此外,美国对华反倾销在促使受影响的中国企业提高非倾销出口产品质量的同时(产品内效应),也会促使低质量的产品退出出口市场(退出效应),进而提升出口产品的总体质量。中国应采取更加中性的对外贸易政策,实施出口产品质量提升工程,充分利用国外对华反倾销的倒逼效应促进出口企业的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2011, 21(2):83-88.
摘要: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程度不断加深的背景下,始发于美国的金融危机迅速蔓延至全球。在这次危机期间,各国贸易保护措施的使用显著增加。由于经济、政治和法律背景发生了深刻变化,同时各国政府吸取了历史教训,当前的贸易保护主义与以前相比呈现出一些新特点,虽然其并未对当前世界经济和国际贸易产生太大的影响,但其潜在危害性也不可忽视。尤其是中国成为了各国贸易保护措施最频繁的目标指向,我们应深入研究新形势下贸易保护主义的特点与趋势及其对目标国的影响,寻求积极的应对策略。
2008(3):73-76.
摘要:经济全球化使国际贸易领域的竞争与摩擦加剧。随着中国贸易大国地位的确立,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对华产品进行反倾销,而且采取的制裁措施比发达国家更严厉,使我国遭受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这种严峻形势要求我国企业必须对发展中国家对华反倾销的现状、原因有清楚的认识,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有效的措施来应对发展中国家的对华反倾销,这样才能更有效地拓展发展中国家市场。
2006(1).
摘要:投资额对我国彩电的出口量影响最为显著,汇率变化对我国彩电出口的影响也很大,同时,反倾销率对我国彩电出口的负面影响也不容忽视;而电视机的总产量和全球经济增长率对我国彩电的出口量的影响并不显著。应增加投资,提高中国彩电的国际竞争力;充分认识到汇率影响的严重性,做好长远计划;努力提高我国彩电业的技术含量,并积极采取应对措施采减少反倾销的发生。
2005(3).
摘要:1983年以来,我国彩电出口多次遭遇一些国家的反倾销调查.2004年美国对中国彩电反倾销案启示我们:积极应对反倾销争取企业单独反倾销税率是中国企业的当务之急,而加强技术创新,努力提高中高端产品的出口比例则是规避国外反倾销的长远之策.
2002(2).
摘要:作为世界上反倾销的最大受害国之一,我国有必要进一步完善反倾销立法,应当加快机构改革的步伐,完善反倾销的行政与司法救济制度,增强我国企业的出口创汇能力,制裁对我国的非法倾销和反倾销行为。
2002(2).
摘要:我国现已成为国际反倾销的最大受害国和主要指控对象,而且越来多的国家加入对华反倾销行列,对华反倾销案呈增长态势。对华反倾销的日益增长,除国际环境、对华歧视原因外,我国反倾销立法的滞后及实际操作的不规范是其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