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84-96.
摘要:供应链溢出效应的存在使得供应链上的企业行为相互影响。客户企业数字技术创新对其自身融资约束的缓解和绿色技术创新的促进,能够通过供应链资金溢出和创新溢出传导至其供应商企业,进而抑制供应商企业的碳排放。采用沪深A股上市公司2008—2021年的数据分析发现:客户企业数字技术创新对供应商企业碳排放具有显著负向影响;客户企业数字技术创新能够提高自身的利润增长率和现金流比率,降低供应商企业的应收账款占比,并同时降低自身和供应商企业的KZ指数、提高自身和供应商企业的绿色技术创新水平,即可以通过供应链资金溢出效应缓解供应商企业的融资约束、通过供应链创新溢出效应促进供应商企业的绿色技术创新,进而助力供应商企业碳减排;当客户为非国有企业和高科技企业时、供应商高管具有海外背景和属于非重污染行业时,客户企业数字技术创新对供应商企业碳减排的促进作用更显著。因此,在促进企业数字技术创新的同时,应完善供应链协同发展机制,增强供应链溢出效应。
2024, 34(4):17-34.
摘要:数智化创新政策有利于企业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并能够优化供应链配置、加速数字化转型、促进数字技术创新,从而推动企业新质生产力发展。以“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为准自然实验,采用2013—2022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和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非平衡面板数据,运用多期双重差分模型进行政策效应分析,结果发现:数智化创新政策的实施显著提升了企业新质生产力水平;数智化创新政策能够通过促进企业供应链配置多元化、加速企业数字化转型、提高城市数字技术创新水平3条路径来推动企业新质生产力发展;数智化创新政策的企业新质生产力提升效应存在城市和企业异质性,表现为在东部地区城市、中心城市、大城市以及中小企业、融资约束程度较低企业、非国有企业中显著,但在中西部地区城市、外围城市、中小城市以及大型企业、融资约束程度较高企业、国有企业中不显著。因此,应积极实施和推广数智化创新政策,加快数智基础设施建设,深化市场化改革和金融体制改革,促进产业链供应链优化升级,有效推动企业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
2024, 34(1):47-62.
摘要: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建设是我国积极推进制度型开放的重要举措,税费优惠和管理服务完善等跨境电商改革不仅能够激励外贸增长,还会对出口企业产生成本降低效应、人力资本提升效应和内部治理优化效应等积极影响,从而促进出口企业的数字技术创新。将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建设作为一项准自然实验,采用沪深A股出口企业2007—2020年的数据,运用多期双重差分模型分析发现: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建设(跨境电商改革)显著促进了试验区出口企业的数字技术发明专利增长,跨境电商改革可以通过降低融资成本和经营成本、提高技术人员占比和高学历人才占比、提升公司治理水平和内部控制质量等路径促进出口企业的数字技术创新,跨境电商改革对融资约束程度较高、地区人力资源丰富、ESG表现较差、环境不确定性较强的出口企业具有更为显著的数字技术创新促进作用。应持续推进和不断深化跨境电商改革,并充分发挥制度型开放对企业创新发展的激励作用。
2024, 34(6):48-63.
摘要:技术创新是创业发展的重要驱动因素,非数字技术创新可以通过各种经济关联影响数字创业。采用2009—2018年284个城市的面板数据分析发现:非数字技术创新显著提升了数字创业活跃度,并对数字技术创新、数字劳动力集聚度、人力资源质量、人才吸引力、移动电话用户、国际互联网用户等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表明非数字技术创新能够通过知识溢出效应促进数字技术创新、通过人才集聚效应提升数字人力资本、通过需求关联效应扩大数字市场需求,进而促进数字创业发展;非数字技术创新对数字创业的促进作用,在北方地区和沿海地区比南方地区和内陆地区更强,在2014年以后比2014年之前更强;非数字技术创新显著促进了数字服务业创业和数字治理水平较高城市数字创业,但对数字制造业创业和数字治理水平较低城市数字创业的影响不显著。因此,应优化数字创新创业环境,打造特色数字产业集群,推动区域数字经济协调发展,提高数字治理水平,促进数字创新创业发展。
2024, 34(5):50-64.
摘要:企业进行数字技术创新,不仅能够通过技术进步直接提高全要素生产率,而且可以通过赋能其他生产要素并改善要素配置来间接提高全要素生产率。采用沪深A股上市公司2011—2022年的数据分析发现:企业的数字专利增加对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表明企业进行技术创新能够显著提升其全要素生产率;数字技术创新能够提高企业员工中高学历人员和技术人员的比例以及技术资产占比,同时还能降低企业的信息不对称程度、管理费用和代理成本,表明数字技术创新可以通过优化要素结构和提升管理效率来促进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数字技术创新对国有企业、大型企业、成长性较高企业、西部地区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更强的提升作用;企业数字技术创新的全要素生产率提升效应在技术密集型行业、资本密集型行业、劳动密集型行业中依次减弱。因此,应将数字技术创新作为提高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着力点,政府、企业与高校三方联合共建数字技术人才高地,依托数字技术拓展企业的治理边界,并将企业家精神融入公司治理及技术创新的全过程。
2023, 33(2):16-28.
摘要:数字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使数据成为数字经济的核心生产要素,而大数据的发展又会推动数字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将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的设立作为一项准自然实验,用数字技术专利来衡量企业数字技术创新水平,采用多期双重差分模型对2007—2020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的分析发现:设立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显著促进了试验区内企业数字技术创新水平的提升,该结论在控制宏观经济因素及其他政策干扰、替换被解释变量、安慰剂检验、PSM-DID检验、工具变量法等稳健性检验中均成立;设立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对试验区内企业产生了显著的信息改善效应、治理改进效应和资源获取效应,从而有效促进了企业数字技术创新;设立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对风险承担能力较强企业、非衰退期企业、与ICT关联度较高行业企业的数字技术创新促进作用较大。各地区应积极推动大数据发展,并充分发挥大数据综合试验区的示范引领作用与辐射带动作用,形成以数字技术进步推动大数据发展、以大数据发展促进数字技术创新的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