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刘,婧,王征兵,张,洁.家庭农场的个体差异、要素投入与规模经济研究——基于山西省109家果蔬类家庭农场的实证分析[J].重庆商学院学报,2017,27(3):14-24.
- [2]陈纪平.家庭与现代农业经济组织的功能与界限[J].重庆商学院学报,2017,27(5):27-36.
- [3]虞华,陈法金,陈光亚,刘琳.我国家庭农场发展瓶颈因素分析及对策研究[J].北京市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4(1):50-53.
- [4]黄莉.如何使家庭农场经营走上正轨[J].全国商情,2013(8):68-69.
- [5]家庭农场发展与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农业经营制度创新背景下的“三权分置”改革[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 [6]贺娜.外部冲击影响下的农户家庭决策与制度调整[J].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18,36(4).
- [7]高建斌.从家庭承包制到农场制:我国农业发展的第二次飞跃[J].天津商学院学报,2006,26(4):16-19,24.
- [8]李远东.中国农业生产方式根本性变革的实现途径——农场制[J].云南财贸学院学报,2009,25(3).
- [9]鲁振宇.论贸工农一体化[J].武汉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6(3).
- [10]赵健.驻马店市家庭农场经营发展的融资现状调查[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1):44-45.
- [11]农地产权制度改革与农业绩效增长[J].山东财政学院学报
- [12]冯道杰,王成利.完善集体层面统一经营与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构建[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15(5).
- [13]孔祥智.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J].山东财政学院学报,2013(5):5-10.
- [14]新型粮食经营主体发展方向:家庭农场和综合性粮食服务合作社[J].地方财政研究
- [15]潘新刚.论家庭经营是兵团农业发展的基本制度[J].农业部北京农垦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9(2).
- [16]管叔琪,朱新中,周华锋.培育农业经营主体 缓解农田抛荒矛盾[J].全国商情,2013(9):66.
- [17]罗进华.农村土地流转中的金融支持研究[J].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21(1):29-32.
- [18]姜道远.关于农业产业化的几点思考[J].南京财经大学学报,1998(4).
- [19]李莉,朱平.劳动力要素价值化与农业家庭经营发展的思考[J].北京市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4):27-30.
- [20]汪威毅,李在永.建立现代农业生产经营组织模式,提高农业组织效率[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1,23(1):4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