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34(6):1-16.
摘要:自贸试验区建设可以提高企业的员工素质、改善企业的劳动资料、拓展企业的劳动对象、优化企业的要素配置,并通过制度创新缓解企业的融资约束、降低企业的制度成本,从而促进企业新质生产力发展。从新质劳动力、新质劳动资料、新质劳动对象、要素组合优化4个维度构建企业新质生产力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结合熵值法和独立性权重进行指标赋权,采用沪深A股上市公司2012—2022年的数据分析发现:自贸试验区建设显著提升了所在城市企业的新质生产力水平,并对“区外市内”企业的新质生产力水平也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自贸试验区建设能够通过缓解融资约束和降低制度成本的路径来促进企业新质生产力发展;自贸试验区建设显著提升了非国有企业新质生产力水平,但对国有企业的影响不显著;自贸试验区建设的企业新质生产力提升效应在沿海地区显著,但在内陆地区不显著。因此,应积极推进自贸试验区建设,以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为目标优化自贸试验区制度体系,并增强自贸试验区建设的辐射带动作用,有效促进企业新质生产力发展。
2024, 34(6):17-30.
摘要:城市数字经济发展会促进企业数字技术创新和数字化转型,并提高企业劳动者的数字技能、加快企业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的数智化升级,从而显著提升企业的新质生产力水平。采用沪深A股上市公司2011—2022年的数据分析发现:城市数字经济发展显著提升了企业新质生产力水平,并对新质劳动者、新质劳动资料、新质劳动对象都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其中,对新质劳动资料的提升作用最大);城市数字经济发展可以通过提高城市人力资源质量、提升企业创新效率、拓展企业知识网络3条路径来促进企业新质生产力发展;城市数字经济发展显著提升了非国有企业的新质生产力水平,但对国有企业新质生产力水平的影响不显著;城市数字经济发展对高新技术行业和市场竞争程度较强行业企业新质生产力水平的提升作用更强。因此,应加快城市数字经济发展,充分发挥其对企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促进作用,并持续推进经济体制改革,促进高新技术企业高质量发展,以市场力量驱动企业新质生产力的整体跃升。
2024, 34(6):31-47.
摘要: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持续投入金融资源,壮大耐心资本成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引擎之一。企业的耐心资本增加能够提高劳动者素质、改善劳动资料、拓展劳动对象,从而直接提升新质生产力水平,还可以通过改善企业的内外部环境来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采用沪深A股上市公司2011—2022年的数据,以稳定型股权占比和关系型债权占比衡量企业拥有的耐心资本,分析发现:稳定型股权占比和关系型债权占比的提高都能够显著提升企业新质生产力水平(其中稳定型股权占比的提升作用更大),且该影响趋于增强(2017—2022年比2011—2016年更强);耐心资本增加可以通过提高内部控制质量和降低信息不对称程度两条路径来促进企业新质生产力发展;耐心资本对新质生产力的提升作用在规模较大、股权集中度较高、市场竞争程度较低的企业中更强。因此,应加强政策支持和引导,不断壮大耐心资本,积极引导耐心资本前瞻布局新兴产业,并加强资本市场监管,有效助力企业新质生产力发展。
2024, 34(6):48-63.
摘要:技术创新是创业发展的重要驱动因素,非数字技术创新可以通过各种经济关联影响数字创业。采用2009—2018年284个城市的面板数据分析发现:非数字技术创新显著提升了数字创业活跃度,并对数字技术创新、数字劳动力集聚度、人力资源质量、人才吸引力、移动电话用户、国际互联网用户等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表明非数字技术创新能够通过知识溢出效应促进数字技术创新、通过人才集聚效应提升数字人力资本、通过需求关联效应扩大数字市场需求,进而促进数字创业发展;非数字技术创新对数字创业的促进作用,在北方地区和沿海地区比南方地区和内陆地区更强,在2014年以后比2014年之前更强;非数字技术创新显著促进了数字服务业创业和数字治理水平较高城市数字创业,但对数字制造业创业和数字治理水平较低城市数字创业的影响不显著。因此,应优化数字创新创业环境,打造特色数字产业集群,推动区域数字经济协调发展,提高数字治理水平,促进数字创新创业发展。
2024, 34(6):64-77.
摘要:制造业企业应用大数据技术可以改善创新决策、改进创新模式、优化创新流程、降低创新风险、提升创新效率,能够提高创新资源获取能力和创新要素配置效率,并有利于企业与外部主体之间以及内部员工之间的知识共享,从而促进技术创新。基于“技术水平”和“技术应用”两个层面的关键词词典测度大数据技术应用水平,采用沪深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2013—2022年数据分析发现:我国制造业企业大数据技术应用水平持续提升,并存在东部较高、中部居中、西部较低的地区差异;大数据技术应用显著提升了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水平,其中存在优化创新要素配置和强化知识共享两条路径;大数据技术应用对非绿色技术创新的促进效应更大,对国有企业、非重污染行业企业的技术创新促进效应更大,对资本密集型行业企业的技术创新促进效应比技术密集型行业企业更大,但对劳动密集型行业企业没有显著影响。因此,应促进各类企业的大数据技术应用,并充分发挥其要素配置优化效应和知识共享强化效应,尤其要强化大数据技术应用对绿色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
2024, 34(6):78-91.
摘要:国际油价波动是多种冲击(原油供给冲击、经济总需求冲击、特定性需求冲击)共同作用的结果,而不同冲击对中国工业产出增长的影响不同,且对不同工业行业的影响也不同,使得中国工业产出增长可能与国际油价波动同向变动或反向变动或没有相关性,由此产生中国工业产出增长独立于国际油价波动的现象。使用1998年7月至2023年9月的月度数据,运用SVAR模型,采用工具变量与符号约束相结合的识别方法,分析发现:不同冲击对国际油价的影响不同;原油供给冲击对中国工业产出增长的影响最大,3种冲击对中国工业产出增长的影响方向可能相反;原油供给冲击对低研发投入和中研发投入行业产出增长的影响较大,对高研发投入行业的影响较小,表明技术进步能够缓解国际油价波动对产出增长的冲击;经济总需求冲击和特定性需求冲击对高、低、中研发投入行业的影响依次减弱。因此,面对国际油价波动,应避免市场恐慌,坚持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的实践逻辑,并加强科技创新对经济发展的稳定作用。
2024, 34(6):92-109.
摘要:然人口老龄化会导致劳动力成本增加,不利于企业出口规模增长,但其能够促使企业在要素投入环节以资本替代劳动、在要素利用环节通过技术进步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有利于企业的全球生产链地位提升。以2000—2014年中国工业企业为样本,采用出口上游度刻画企业全球生产链嵌入位置,分析发现:人口老龄化促进了企业全球生产链嵌入位置提升,并对企业的资本劳动比、发明专利申请数和工业机器人应用具有正向影响,表明人口老龄化可以通过要素替代效应和技术进步效应来提升企业全球生产链嵌入位置;人口老龄化对劳动密集型行业、年龄贬值型和体能型技能依赖度较高行业、外部融资依赖度较高行业企业全球生产链嵌入位置的提升作用更大;核心程度较高产品的全球生产链嵌入位置较高,人口老龄化对核心程度较高产品全球生产链嵌入位置的提升作用也较大;企业全球生产链嵌入位置提升具有内需扩张效应,能够部分抵消人口老龄化引发的外需下降。因此,应正确认识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危”与“机”,积极作为,通过优化要素投入结构和加快技术进步来提升企业的全球生产链地位。
2024, 34(6):110-122.
摘要:基于2012年、2015年、2017年的《中国区域间非竞争型投入产出表》,运用增加值分解模型,从双循环价值链嵌入度、双循环价值链嵌入位置和出口增加值流向三个方面分析31个省级区域嵌入双循环价值链的特征,结果发现:各省份的国内价值链嵌入度高于全球价值链嵌入度,且大多数省份国内价值链嵌入度呈上升趋势,表明省域经济活动更多地依赖于国内价值链;中西部省份在双循环价值链中处于相对上游位置,沿海省份处于相对下游位置,且2012年至2017年各省份的双循环价值链嵌入位置在向中游集聚之后向中下游攀升;北京、广东、浙江、江苏、上海等是出口增加值的主要流入地,而河北、湖北、湖南、海南和青海等是出口增加值的主要流出地,沿海省份成为连接国内循环与国际循环的重要纽带。因此,优化提升双循环价值链的重点在于加强国内价值链,要协调区域专业化分工,促进产业链上下游的协同发展;各省级区域要积极推动自身的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升级,尤其是东部发达省份应帮助其他省份提升产业发展水平。
您是本站第 访问者
邮编:400067 传真:023--62768460
电话:023-62769479 E-mail:westforum@vip.163.com
网站版权所有:西部论坛 ® 2025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