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30(1):1-10.
摘要:中国区域协调发展需要从“发展导向”“经济增长”“要素流动”“机制创新”四个维度,通过“社会福祉共同增长与公共服务均等化等共享发展”“增加有技术含量的经济密度”“缩短要素流动的时间距离”“以改革开放创新减少经济社会各领域的分割”四条路径推进。智能化因素的融入,使四个维度有了新的赋能:在“发展导向”维度突出“普惠共享”的价值导向,在“经济增长”维度突出提高“智能产业”的密度,在“要素流动”维度突出利用“云”缩短距离,在“机制创新”维度突出通过“万物互联”减少分割、创造发展机遇。长江经济带是中国重要的经济支撑带,但存在着发展不协调的“亚健康”问题,应率先实施全面智能化战略,通过全域智能化和全业智能化推进长江经济带的协调发展和智能社会建设。
2020, 30(1):11-18.
摘要:中国农村改革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作出了重要贡献,主要表现在:家庭联产承包制的推行动摇了原有的经济体制,价格和流通领域改革为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奠定了基础,劳动力等要素的解放为资源的市场化配置提供了可能,税费改革为城乡统筹发展创造了条件。目前农村中还存在一些不足,改革尚需进一步深化。
2020, 30(1):19-30.
摘要:地区间横向带动是解决地区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进而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路径。新中国成立以来,以“对口支援”为主要形式和显著特征的地区间横向带动实践,在经济生产领域和收入分配领域以及发展能力和发展环境等方面,对欠发达地区和特殊困难地区形成了系统化、全方位的带动体系,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目前中国地区间横向带动实践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与不足,应通过地区间横向带动体系和机制的不断完善,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增强全体人民“先富带后富”的自觉意识,改善府际、政企关系,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目标,调动更多经济主体积极性,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完善制度建设,规范项目和资金管理。
2020, 30(1):31-38.
摘要:资本操控技术以实现利益独占,造成资本主义劳动生产、物质消费、精神生活等三个关联场域内部利益关系失衡,使得资本主义必然陷入技术创新与利益共享相背离的困境。由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属于马克思划分的“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阶段,技术创新与共享发展的矛盾仍然客观存在,使得社会主义劳动生产、物质消费、精神生活等三个关联场域内部利益关系矛盾显现。在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历史关口,应积极借力于新科技革命,促进新时代社会主义劳动生产、物质消费、精神生活等各场域内部利益关系趋于均衡,有效保障基于新技术新产业的利益创造水平和基于制度及体制改革的利益享有水平同步提升,以之实现技术创新与利益共享在更高水平上的统一,不断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享发展。
2020, 30(1):39-49.
摘要:近年来,以ABCD四大粮商和孟山都等为主要代表的跨国农业垄断公司加速从资本、技术和服务领域对中国农业产业链进行渗透。在资本方面,跨国农业垄断公司已在中国进行深耕,并开始进入更多细分市场;在技术方面,对核心技术的高效转化和集中掌握使其占据了农业产业链的制高点;在服务方面,对贸易、加工、仓储等服务环节的渗透使其获得了高额利润。中国农业企业是抵御跨国农业垄断公司渗透的根本,但目前中国农业企业的竞争力整体上低于跨国农业垄断公司,未能掌握核心技术、因投资回报率低而不愿深耕农业以及市场机制被扭曲是中国农业企业竞争力不足的主要原因。面对跨国农业垄断公司的多维渗透,中国应加强“监督审查”以构筑农业产业发展安全网,强化“创新引领”以打造农业企业核心竞争力,主动“扎根县域”以厚植农业企业的国内发展根基,积极“乘船出海”以拓展农业企业的全球发展空间,坚持“市场主导”以优化农业企业运营市场环境,进而谋求中国农业企业与跨国农业垄断公司的竞争均势。
2020, 30(1):50-63.
摘要:新时代的新型城镇化对农民工市民化提出了高质量要求,农民工与城镇职工高质量的经济同化是其社会融合和心理融合的物质基础。利用CLDS2014和CLDS2016调查数据的分析表明:人力资本较低、迁移时间较长、社会资本较多的农民工自我雇佣的可能性较大;自雇农民工相比受雇农民工具有明显的经济优势,较容易实现与城镇职工(平均水平)的经济同化,是新型城镇化的重要力量;同时,由于职业间的收入差距大于户籍间的收入差距,促进农民工由受雇到自雇的职业转换能在一定程度上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但从高质量经济同化看:自雇农民工不但初始收入低于自雇城镇职工,且收入增速相对较慢,与自雇城镇职工的收入差距扩大,难以实现高质量经济同化;而受雇农民工的初始收入虽然也低于受雇城镇职工,但收入增速相对较快,与受雇城镇职工的收入差距缩小,具有经济同化的趋势。自雇农民工难以实现高质量经济同化,原因在于人力资本水平较低、社会资本质量不高以及城镇劳动力市场的不完善等导致其大多从事被动的生存型创业。为此,公共政策应通过提升农民工人力资本水平和社会资本质量以及完善劳动力市场体制机制等,鼓励农民工积极自主地进行机会型创业,并对自雇农民工和受雇农民工实行差别化的市民化促进政策。
2020, 30(1):64-77.
摘要:后发企业的技术学习追赶行为包括策略制定、路径选择和研发努力等,其具体行为选择由内部、外部环境及偶发事件交织形成的国别情景和时代背景决定,其实践成效则是环境条件和行为选择共同作用的结果。对中国发电设备制造业及其三个支柱性企业(上海电气、哈尔滨电气和东方电气)的经验分析表明,中国制造业企业技术学习追赶行为同质化与异质性并存:同质化主要表现为“以优势资源换技术+技贸结合”的学习追赶策略、“从引进成熟产品技术切入+二次创新”的学习追赶路径和“基于本土市场和国产化率优先考虑制造工艺提升”的研发努力,异质性主要在于技术引进方式和学习追赶节奏及成效等具有差异性。中国制造业企业技术学习追赶的同质化源于共同的中国情景和时代背景,异质性则主要是受企业高层远见和企业家精神、引进技术的属性以及偶发事件的影响。新时代的中国情景有利于制造业企业从技术学习向自主创新转变,进而实现从“跟跑”到“并跑”“领跑”的跨越式技术升级,再造制造业国际竞争优势。从学习追赶到再造优势,政府应为企业创造良好的创新环境和市场环境,以系统协调的创新体系引领技术进步,加强共性关键技术的突破和供给,并建立和完善有效推动企业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企业要消除“市场换技术等于技术创新能力提升”的认识误区,避免侧重于短期绩效目标而忽视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
2020, 30(1):78-89.
摘要:准确核算工业资本存量是科学判断投资效率的基础,进而有利于正确认识产业政策的有效性和增长模式的可持续性。基于OECD资本核算手册,遵循资本存量核算逻辑,利用官方统计数据,运用永续盘存法(PIM)核算1978—2017年中国省域工业资本存量,并分析其时空演变的特征,结果显示:中国省域工业资本存量整体上保持增长态势,1978—2002年增长较慢,2003年以后增速显著加快;工业资本存量规模和增速均呈现由东到西依次递减的区域不平衡性,但近年来东部增速放缓,中部超过东部,西部保持较快增速;中国工业资本产出比在1978—2002年呈下降趋势,在2003—2017年呈递增态势。中国工业资本存量的区域不平衡性与工业化进程的区域差异相对应,应通过结构调整、布局优化、体制改革和扩大开放等路径加快中西部地区新型工业化进程。
2020, 30(1):90-99.
摘要:新时代中国库区面临高质量发展的新难题和新机遇,需要探索新的发展路径。三峡库区作为当前世界上最大的水电库区,其发展难题的探讨和破解对于其他库区而言有较强的借鉴意义。新时代三峡重庆库区发展面临承接国家战略任务的能力受限、百万移民安稳致富难及脱贫攻坚更难、地质灾害防治难等现实制约因素。本文以高质量发展为引领,对接国家发展战略和区域新定位新目标,提出三个方面的发展新路径:建设三峡水陆新通道,突破长江经济带的通行瓶颈,出台三峡库区治理行政法规,高质量对接国家战略;借力外部科技、人才、资金之力突破产业空心化之困,助推库区绿色产业高质量发展;统筹协调长江上、中、下游全流域协同三峡地区生态环境保护,解库区生态脆弱、环境狭窄之围。
2020, 30(1):100-110.
摘要:环境规制影响劳动力就业的路径和作用机制较为复杂,实践结果具有不确定性和区域异质性。基于2003—2017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构建以产业结构为门槛变量的面板门槛模型,分析表明:环境规制对中国劳动力就业存在非线性影响;从整体来看存在双门槛效应,当产业结构水平跨越第二门槛值后,环境规制对劳动力就业的影响由负转正;从区域比较来看,目前大多数沿海省份产业结构水平已经跨越门槛值,增强环境规制对劳动力就业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但大多数内陆省份产业结构水平尚未跨越门槛值,增强环境规制会对当地劳动力就业产生负面影响。因此,需要以发展和前瞻的眼光来看待环境规制,防范和减少环境规制的就业风险;根据不同地区产业结构水平精准施政,合理引导环境规制下的劳动力再配置;积极施政引导劳动力技能提升和劳动力空间流动,实现环境规制在环保和就业方面的“双重红利”。
2020, 30(1):111-119.
摘要:农户的绿色生产行为可分为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两种,由于要素投入结构及实施的风险程度不同,其影响因素及效应可能存在差异。利用对甘肃省10个县区20个村521户农户的微观调研数据分析表明:相对于资本密集型绿色生产行为,更多的农户实施了劳动密集型绿色生产行为,表明目前农业绿色生产中资本要素相对稀缺;劳动力年龄的增长对农户的劳动密集型绿色生产行为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对资本密集型绿色生产行为有显著的抑制作用;风险偏好对农户的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绿色生产行为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且对资本密集型绿色生产行为的影响更大;风险偏好对农户绿色生产行为的影响存在代际差异(对老年农民的影响最大),且两种绿色生产行为的代际差异具有异质性。应进一步增加对农业绿色生产的投资,尤其要鼓励农户的资本密集型绿色生产行为;加强对中青年农民绿色生产的技术、资金支持,培育和拓展老年农民的社会网络,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提高农户抗风险能力,进而有效促进农业绿色生产的发展和升级。
2020, 30(1):120-125.
摘要:在2019年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年会暨“区域协调发展新征程、新战略、新机制”学术研讨会上,专家学者就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与政策、区域经济理论与实证研究、区域经济一体化与城乡统筹、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与对策研究等区域协调发展系列问题开展研讨,以期为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区域经济学,特别是构建新时代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理论体系提供重要推力。
您是本站第 访问者
邮编:400067 传真:023--62768460
电话:023-62769479 E-mail:westforum@vip.163.com
网站版权所有:西部论坛 ® 2024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