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年第28卷第1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理论经济与中国经济学
    • 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变内在动因探析——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利益分析方法

      2018, 28(1):1-6. DOI: 10.3969/j.issn.1674-8131.2018.01.001

      摘要 (868) HTML (0) PDF 1.15 M (916) 评论 (0) 收藏

      摘要:伴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出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利益分析方法在对马克思利益分析方法的继承与发展中呈现出当代流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利益分析方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得到整体运用,体现了理论逻辑和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变化,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借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利益分析方法可以发现,旧常态发展导致新的利益失衡形成,是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变的内在动因。

    • 工业化进程中钢社会蓄积的规律与启示——基于中、美、日三国的比较分析

      2018, 28(1):7-17.

      摘要 (875) HTML (0) PDF 2.04 M (693) 评论 (0) 收藏

      摘要:蓄积于社会经济系统中的钢是社会物质财富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利用蓄积于社会经济系统中的钢能够有效解决一系列资源与环境问题。基于钢的社会流动和蓄积过程,构建钢社会蓄积动态物质流分析模型,考察中国、美国和日本工业化进程中的钢社会蓄积水平及其演变趋势,结果表明中、美、日三国具有相似的钢社会蓄积历程:在完成工业化以前,钢社会蓄积呈现出从缓慢增长到快速增长再到迅速增长的阶段性特征;美、日进入后工业化阶段后,人均钢存量先后达到11t/人左右的饱和水平,经济增长与钢消费趋于解耦。钢的社会蓄积与工业化进程有着内在的联系,不同的工业化程度对应不同的钢社会蓄积水平。根据美、日经验,中国人均钢存量仍会进一步增长,并于后工业化阶段达到饱和。然而,由于中国人口数量大,达到与美、日相当的人均钢存量还需要消耗大量的资源,并会带来环境污染问题。因此,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中国应走新型工业化道路,通过技术创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及生活方式转变,努力降低人均钢存量的饱和水平。

    • 收入不平等与货币政策:基于异质性家庭的视角——货币政策盯住目标应该纳入收入不平等吗?

      2018, 28(1):18-28.

      摘要 (863) HTML (0) PDF 1.31 M (473) 评论 (0) 收藏

      摘要:收入不平等是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一个重要表现,需要着力解决。构建包含李嘉图家庭和非李嘉图家庭的异质性家庭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分析扩张性货币政策冲击下的脉冲响应,结果表明:在未考虑收入不平等的货币政策机制下,扩张性货币政策会带来收入不平等状况的恶化;在考虑收入不平等的拓展货币政策机制下,扩张性货币政策则会带来收入不平等状况的改善,并且货币政策当局对收入不平等越敏感,扩张性货币政策对收入不平等状况的改善越显著。因此,我国近年来推行的相对宽松的货币政策可能是引致收入差距扩大的一个重要因素;在显著存在收入不平等的条件下,货币政策当局应将收入不平等纳入货币政策盯住目标,这需要科学度量收入不平等,并坚持按货币政策规则行事。

    • >城乡经济与乡村振兴
    • 新型城镇化推进精准扶贫:内在逻辑及实现途径

      2018, 28(1):29-37.

      摘要 (833) HTML (0) PDF 1.19 M (934) 评论 (0) 收藏

      摘要:新型城镇化是对传统城镇化的根本性超越,精准扶贫是对传统扶贫的根本性超越,两者之间具有紧密的内在关联。新型城镇化具有以就地就近城镇化为主要模式、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以“四化同步发展”为理念支撑、以“绿色发展”为价值追求等特征,应以新型城镇化推进精准扶贫。具体来说,就是要积极推进就地就近城镇化,有效促进贫困地区经济增长和农民增收;要坚持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充分发挥农民在精准扶贫中的主体地位;要充分发挥“四化同步发展”的动力作用,全力提升精准扶贫绩效;要坚持“绿色发展”的价值追求,积极推进绿色扶贫。

    • 现阶段我国乡村发展中的若干问题及振兴建议——2017—2018年度中央一号文件地方贯彻落实情况第三方评估调研思考

      2018, 28(1):38-45.

      摘要 (1293) HTML (0) PDF 1.17 M (1537) 评论 (0) 收藏

      摘要:乡村振兴战略为我国乡村发展绘制了新蓝图,提出了新要求。我国政府历来重视“三农”问题,2004—2017年连续发布以“三农”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我国幅员辽阔,各地乡村的人文、历史、经济等因素复杂多样,相关政策难以周全,影响到中央政策在基层的实施效果。在2017—2018年度中央一号文件地方贯彻落实情况第三方评估调研中,发现调研区域的乡村发展在基础设施建设(乡村公路和自来水)、人居环境(污水和垃圾处理)、公共服务(教育和医疗)、民生事业(扶贫和低保)和农业生产(农业补贴和承包地调整)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各地要积极应对存在的问题,努力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

    • 贫困地区农户参与特色农业项目的影响因素研究——对武陵山区特色蔬菜种植村410个样本农户的调研分析

      2018, 28(1):46-54.

      摘要 (809) HTML (0) PDF 1.25 M (652) 评论 (0) 收藏

      摘要:引导贫困农户参与特色农业发展对贫困地区实现区域性整体脱贫具有重要意义。采用武陵山区特色蔬菜种植村410个样本农户的调查数据分析影响农户参与特色农业项目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家庭农业收入比重和耕地面积的增加会促进农户参与特色农业项目,贫困农户参与特色农业项目的几率较低,政策支持激励了农户的参与行为但降低了农户的参与意愿;家庭人口规模和耕地面积的增加会促进农户持续参与特色农业项目,而贫困农户和偏远地区农户更倾向于短暂参与,政策支持对农户短暂参与的促进作用比对持续参与的促进作用更大。为此,政府应加强对贫困农户的支持力度和持续性,提升贫困农户参与特色农业项目的预期和意愿;积极引导农户流转土地,实现适度规模化经营,并鼓励农户专业化发展。

    • >应用经济与中国现代化经济体系
    • 我国土地财政规模估算及影响因素研究

      2018, 28(1):55-64.

      摘要 (886) HTML (0) PDF 1.34 M (1004) 评论 (0) 收藏

      摘要:分税制改革后,地方财政压力增大,土地财政问题日益凸显。基于我国土地财政的构成,按窄、中、宽三种口径估算土地财政规模,结果表明不同统计口径的土地财政收入都呈现出上升趋势,以土地出让收入为主的土地租金和贷款收入成为地方政府主要的财力来源;总体上看东、中、西部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依赖度逐渐趋同;人口城市化水平和中央级税收比重与土地财政规模正相关,而外商直接投资与土地财政规模负相关;人口总抚养比与土地出让收入比重正相关,而人均GDP 与土地直接税收入比重正相关。不同地区在不同发展阶段的土地引资效应和土地收入效应是不同的,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依赖程度与其经济发展水平和国家宏观政策是密切相关的。应深化财税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加强土地出让资金监管,以有效控制土地财政规模,弱化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依赖。

    • 我国网约车业态发展中的新问题与规制创新

      2018, 28(1):65-70.

      摘要 (866) HTML (0) PDF 1.38 M (123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网约车是共享经济时代出租车市场的新业态,其在给人们出行带来便捷和多样化选择的同时,也受到传统出租车行业的抵制,各国政府对网约车的发展都进行了一定规制。我国是第一个承认网约车合法性的国家,但相关政策实施效果并不尽如人意,网约车市场明显萎缩,一些细则难以有效实施,网约车规制需要进一步创新。网约车和传统出租车各有优势,网约车规制不能着眼于数量限制,而应促使二者将自身优势最大化以满足市场需求;国家要明确方向,地方则应根据实际补充完善,地方政府在网约车规制创新中应发挥积极作用;要通过政企联动实现对网约车的大数据“互联网+”监管,也应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作用,完善行业监管和自我监管。

    • >区域经济与空间格局优化
    •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构建成渝产业大生态圈的思考

      2018, 28(1):71-75.

      摘要 (731) HTML (0) PDF 1.14 M (819)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背景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我国经济发展引领新常态的重大变革,是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的必然抉择,是我国做大做强实体经济的重大举措,是我国促进消费在经济发展中发挥基础作用的强劲抓手,是提升我国国际竞争力的内在动力,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的内在要求。相应地,成渝地区要以城市群等大区域经济载体和经济带,构建成渝产业大生态圈,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成渝作为、成渝担当和成渝实践为提升我国经济增长质量作出成渝新贡献。

    • 城市群内部城市间竞争和合作对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基于空间溢出效应对长三角城市群的实证检验

      2018, 28(1):76-83.

      摘要 (833) HTML (0) PDF 1.26 M (1049) 评论 (0) 收藏

      摘要:在城市群发展过程中,城市间的竞争与合作是并行的,城市间的关系对城市自身和城市群整体经济发展都具有重要影响。基于空间溢出效应构建空间计量模型,选取长三角城市群扩容后的26个城市为样本,分析城市间竞争关系和合作关系对城市及其他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竞争对本地经济发展具有促进作用而对其他城市经济发展的溢出效应为负,合作对本地和其他城市经济发展均产生正向影响。在以经济绩效为核心的地方政府考核机制下,竞争的负溢出效应与合作的正溢出效应导致地方政府间的竞争意愿大于合作意愿。要更好地发挥上级政府的作用,在从整体上规划好城市群发展的同时,将“城市间合作”作为对各城市政府及官员考核的重要内容;同时,要建立有效的常态化的城市间经济合作机制,通过产业分工强化城市间的经济合作关系和行为。

    • >生态经济与流域绿色发展
    • 基于绿色发展理念的精准扶贫策略研究

      2018, 28(1):84-89.

      摘要 (924) HTML (0) PDF 1.30 M (599) 评论 (0) 收藏

      摘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战略明确提出,到2020年全面消除贫困。精准扶贫实践中存在绿色发展原则没有得到落实、精准扶贫与生态保护之间的关系没有厘清、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规划缺乏生态要素、精准扶贫项目实施的负面生态影响等问题。在绿色发展理念引导下,推动精准扶贫的策略,主要体现在:以绿色发展理念为导向,做好精准扶贫顶层设计;正确认识贫困区优势,保障生态资源物尽其用;注重精准扶贫项目实施中的生态保护;依托生态优势发展生态产业,积极培育地理标志产品。

    • 汉江中下游流域生态环境态势及其对策

      2018, 28(1):90-99.

      摘要 (701) HTML (0) PDF 1.21 M (635) 评论 (0) 收藏

      摘要: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生态文明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汉江中下游如何结合主体功能区规划,探索超越传统模式的绿色发展道路,以实现调水影响区与受益区“双赢”目标,客观了解汉江中下游生态环境实际情况,是最为基础的工作。本文基于实地调研,以数据为依据,以案例为支撑,呈现汉江中下游真实生态环境现状。在分析2000—2014年丹江口水库来水以及2014年蓄水与下泄数据基础上,遵循主体功能区战略要求,围绕水资源高效利用及建立有效的生态补偿机制,提出八方面初步建议,以期进一步研究思考。

    • >管理理论与中国管理实践
    • 政府科技资助方式、风险投资对企业创新投入的影响——基于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的实证检验

      2018, 28(1):100-108.

      摘要 (683) HTML (0) PDF 1.19 M (732) 评论 (0) 收藏

      摘要:政府为企业提供科技资助是为了激励企业创新活动,而不同的资助方式可能对企业创新活动产生不同的影响。将政府科技资助分为成本分摊型和绩效奖励型两类,并考虑风险投资的调节作用,以2011—2015年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为样本,分析不同的资助方式对企业创新投入的影响,结果发现:成本分摊型资助对企业的创新投入具有激励效应,而绩效奖励型资助对企业创新投入具有挤出效应;风险投资的参与强化了成本分摊型资助对创新投入的激励效应,削弱了绩效奖励型资助对创新投入的挤出效应。政府应加大成本分摊型科技资助力度,科技类企业则应积极引入风险投资,以促进创新投入增长。

    • 职业延迟满足对员工过劳的影响研究——职业成长机会的调节作用

      2018, 28(1):109-117.

      摘要 (770) HTML (0) PDF 1.27 M (683)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前,员工过劳问题在我国企业发展中日益凸显,需要予以重视和解决。基于个体与组织互动角度,通过对338名企业员工的问卷调查分析职业延迟满足和职业成长机会对员工过劳的影响,并检验职业成长机会对职业延迟满足影响员工过劳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职业延迟满足的两个维度(工作延迟满足和职业生涯延迟满足)均对员工过劳有显著正向影响,而职业成长机会对员工过劳有显著负向影响;职业成长机会对职业延迟满足影响员工过劳具有负向调节作用,即职业成长机会越大,职业延迟满足与员工过劳的正向关系越弱。因此,企业管理者应合理引导和帮助员工做好职业生涯规划,为员工提供合适的多元化发展通道,以有效预防和缓解员工过劳。

    • 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股权融资效率研究

      2018, 28(1):118-124.

      摘要 (599) HTML (0) PDF 1.15 M (639)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上市公司的股权融资效率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资本市场资源配置的效率,其受到宏观经济形势、金融市场发展水平和企业资本结构及规模、融资成本及结构等因素的影响。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法(DEA)分析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的股权融资效率,结果表明:44家样本公司中,4家公司综合有效,9家公司纯技术有效但非规模有效,35家公司非规模有效且非纯技术有效;37家公司表现出规模报酬递增,3家公司表现出规模报酬递减;信息技术业样本公司的股权融资效率高于制造业样本公司的股权融资效率。创业板上市公司股权融资效率整体较低,应调整股权集中度、完善治理结构、优化融资结构、合理资产负债率、加强技术创新,以提高股权融资效率。

快速检索
检索项
检索词
卷期检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