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3年第23卷第2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城乡统筹与农村改革
    • 离农农民退出承包地影响因素分析——基于河南、湖南、四川和重庆1086农户的实证研究

      2013, 23(2):1-10.

      摘要 (1130) HTML (0) PDF 1.50 M (1887) 评论 (0) 收藏

      摘要:有序推进离农农民市民化并逐步退出其承包地,是促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同发展的重要环节。根据Logistic模型对河南、湖南、四川和重庆4省市1 086离农农户的调查数据,分析表明:寻求最大化经济补偿收益及对更高生活品质的追求,是离农农民退出承包地的两大动力引擎;离农农民退地意愿和行为受退地过程中产生的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约束;离农农民非农收入水平及社会保障水平的提高,将对农民退地进城产生促进作用;对退地后工作稳定程度及生活状况的预期,是离农农民考量退地风险的主要因素。因此,不但要消除“城乡二元制度性壁垒”,还必须消除“城乡二元经济性壁垒”;户籍制度改革和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必须考虑农民退出土地的意愿,要充分保障退地农民的权益,切实降低退地风险;要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加大购房补贴力度,以降低离农农民的退地进城成本;应加强农民就业培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不断提高离农农民的退地能力。此外,还要建立传统身份农民退出与职业农民进入的联动承接机制,以实现农业现代化。

    • 财政金融政策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阶段变化研究

      2013, 23(2):11-19.

      摘要 (954) HTML (0) PDF 1.90 M (2128) 评论 (0) 收藏

      摘要:采用1985—2011年我国29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分1985—1994年、1995—2003年、2004—2011年三个阶段,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虽然1985—2011年的财政支出和金融发展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但2004—2011年的财政支出和金融发展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呈显著负相关关系,且财政支出对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作用更大,效果更为明显;1985—2011年的产业结构优化有利于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产业结构升级、经济增长、对外开放、通货膨胀和城市化进程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而2004—2011年仅城市化的系数显著为正。因此,近年来我国积极的财政金融政策对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应将更多的财政资源用于农业和农村发展,引导金融资源流向“三农”,并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以进一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 农村家庭生计模式变迁与农村劳动力转移——新疆玛纳斯县凉州户镇新渠村调查分析

      2013, 23(2):20-27.

      摘要 (975) HTML (0) PDF 1.33 M (2186)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前,我国农村家庭的生计模式可概括为“农业生计模式”“农业兼非农业生计模式”和“非农业生计模式”三种。新疆玛纳斯县凉州户镇新渠村的家庭生计模式经历了从以牧业为主到以种植业为主,到多元化发展的历程,生计模式的变迁是村民适应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变化及其自身发展的需要和思想观念的转变的必然结果。城市化和产业结构升级的现代化背景下,农村家庭生计模式变迁必然伴随着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一方面,农业的集约化导致农村剩余劳动力越来越多,需要加大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引导村民转向非农生产,增加村民的非农收入;另一方面,要实现小规模农业生产向大规模农业生产的转变,农村需要引进农业技术人才,也需要政府的扶持。

    • 我国回流农民工研究综述

      2013, 23(2):28-34.

      摘要 (1353) HTML (0) PDF 1.39 M (2847) 评论 (0) 收藏

      摘要:受农民工的代际更替、产业政策、户籍制度等因素的影响,中国农民工回流逐渐成为一个新的发展趋势;同时,受限于二元分割的城乡制度,中国农民工反向迁移的比率或者说潜在比率要远远高于国外。目前,关于中国农民工回流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回流规模、回流原因、回流农民工群体的特征以及回流的社会影响等方面。总体上看,中国农民工回流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而且过多地侧重于宏观层次的回流原因分析与回流影响的考察,而缺少对回流农民工个人层面的具体分析,还需要进行更为深入、细致的调研分析与经验考察。

    • >中国改革热点与难点
    • 中国政府预算执行动态监控管理技术创新研究

      2013, 23(2):35-43.

      摘要 (924) HTML (0) PDF 1.34 M (178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政府预算执行与预算编制的脱离是中国公共预算管理中的关键症结之一,应通过政府预算执行动态监控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实现公共预算执行与预算编制的一致性,最大限度地满足公共选择偏好,并为未来政府预算管理模式从过程控制型向结果绩效型转变奠定基础。管理技术的创新是政府预算执行动态监控体系建设的核心内容,而管理技术创新的核心内容在于制度设计,制度在管理实践中的贯彻又依赖于机制的优化。目前,中国政府预算执行动态监控管理技术的制度设计创新主要在于相关基础制度的完善、横向制度的衔接与改革互动以及监控制度体系的创新与完善,而政府预算执行动态监控管理技术的机制优化则应以增强问题挖掘能力和提高问题解决效率为核心。

    • 政府主导型生态移民的实效、问题与对策——宁夏西海固山区生态移民调查分析

      2013, 23(2):44-50.

      摘要 (1175) HTML (0) PDF 1.33 M (311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由于自然环境恶劣,民生问题和生态问题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宁夏西海固山区陷入了民生与生态问题的恶性循环。为了使宁夏南部西海固山区的人民尽快摆脱生态环境恶化与民生贫困的两难困境,国家在宁夏西海固山区实施了生态移民的扶贫政策。西海固山区的生态移民工程在环境治理与保护以及改善居民生存状态和质量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基本达到了预期效果;但在移民生产用地落实和生产方式转变、移民安置资金和生产启动资金以及对移民的后期帮扶和对特别困难移民的经济支持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生态移民工程的实施质量和效果。因此,生态移民工程需要根据地区发展规划统筹安排;不但需要进一步认真落实相关政策措施,还需要有完善的后续支持,才能保证生态移民的质量及其顺利推进。

    • >国情研究
    • 我国农村沼气池建设和使用影响因素研究 ——基于贵州丹寨县130村的调研分析

      2013, 23(2):51-57.

      摘要 (863) HTML (0) PDF 1.32 M (307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利用对贵州丹寨县130个村庄的调研数据,分析发现:目前农村户用沼气池利用率偏低,沼气池建设和使用情况不但与村庄和农户的经济状况有关,而且受政策实施情况的影响。总体上,示范村沼气池建设数量多于非示范村,废弃率也低于非示范村;政府统一要求建设的沼气池数量多于个人申请建设的沼气池,但废弃率高于个人申请建设的沼气池;从沼气池建设资金配套来看,贫困村农户获得的政府补贴低于非贫困村,政府统一要求与个人申请建设的农户自筹资金基本相当。因此,政府应重视不同农户的差异化需求,采取差异化的支持策略,提高农户建设和使用沼气池的自愿性和积极性;同时,应扩大示范村范围,并加大对贫困农户的支持力度。

    • 持续经营不确定性审计意见对财务困境的预测效用——来自中国A股上市公司2007—2011年的经验数据

      2013, 23(2):58-65.

      摘要 (1100) HTML (0) PDF 1.34 M (1618)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2009—2011年连续三年发生财务困境和连续三年财务健康的A股上市公司各351家,共702家为样本,利用2007—2011年的数据,分析持续经营不确定性审计意见对公司财务困境的预测效用,结果表明: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持续经营不确定性审计意见对公司的财务困境具有预测效用,距离公司发生财务困境越近的持续经营不确定性审计意见的预测能力越强,声誉好的事务所出具的持续经营不确定性审计意见对公司财务困境的预测能力更强。因此,注册会计师出具的GCO对公司利益相关者具有一定的决策相关性。

    • >经济理论与方法
    • 会计理论研究起点观比较与评价——兼议会计理论研究的“基础起点论”

      2013, 23(2):66-72.

      摘要 (868) HTML (0) PDF 1.46 M (1953) 评论 (0) 收藏

      摘要:理论体系的构建须有一个恰当的起点。会计理论研究的起点应能够适应会计环境的变化、能够指导会计实践、能够演绎出完整的会计理论体系、可被验证、具有确定性,而目前的主流观点“目标起点论”和曾经出现的“假设起点论”“本质起点论”“动因(价值)起点论”“环境起点论”“职能起点论”“对象起点论”等均不能完全满足上述条件。基于历史与逻辑的统一,以会计理论得以产生和发展的两大基础——界定经济利益归属的“权责关系”和计量经济利益的“市场价格”为会计理论研究的起点,即“基础起点论”则能满足上述条件,并能引领未来会计理论与实务的发展。

    • 严复币制改革思想探析与启示

      2013, 23(2):73-79.

      摘要 (1011) HTML (0) PDF 1.32 M (2233) 评论 (0) 收藏

      摘要:在20世纪初,中国被迫卷入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逐渐丧失了金融货币的自主权,在外国银元入侵和本国滥发铜元的双重影响下,清朝国内货币流通体系极为混乱,货币制度严重制约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在此背景下,严复客观分析了清末货币乱局,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主张。严复的币制改革思想使用国际比较分析方法,扩展了国人的视野,开拓了国人经济学案例研究的先河,也是西方经济理论中国化的一次有益尝试,其渐进式的改革主张仍有现实启发意义。我们应借鉴严复广纳众流的务实研究方法,进行币制改革要与经济发展相适应;要把握货币自主权,促进人民币国际化;要取信于民,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

    • >世界经济与国际比较
    • 货币国际化过程中的金融市场发展因素分析

      2013, 23(2):80-89.

      摘要 (808) HTML (0) PDF 1.37 M (2233) 评论 (0) 收藏

      摘要:货币锚的决定因素是一国经济实力和地缘政治优势的变化。随着美国、欧盟、日本、英国货币国际化的推进,美元、欧元、日元和英镑在新兴市场国家的“货币锚”地位得到进一步巩固,成为新兴市场国家投资和储备的主要货币。以新兴市场国家“货币锚”的调整为主线,分析1999—2011年美元、英镑、欧元和日元国际化推进过程中金融市场发展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西方国家的货币国际化走过的是一条金融深化的道路,股票市场交易额占GDP的比重对货币的国际化起到了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而股票周转率、资本市场中上市公司市值占GDP比重以及国内银行信贷占GDP比重的提高则不利于货币国际化的深入推进。在人民币国际化推进中,中国需要优先稳固发展国内的实体经济;在金融市场发展方面,要提升国内金融市场的国际化程度,保证股票市场的稳健发展,同时应警惕国内信贷资金的急剧增加。

    • 从市场化支持率与民主满意度看苏东转轨

      2013, 23(2):90-94.

      摘要 (795) HTML (0) PDF 1.31 M (1387) 评论 (0) 收藏

      摘要:20世纪90年代初,在前苏联阵营掀起一股规模浩大的市场化和民主改革,从苏东各国的转轨历程可以发现:民众对市场化改革的支持率与对民主发展的满意度具有一定相关性;但由于各国转轨模式以及社会经济基础的不同,当改革带来诸多社会经济问题时,各国民众的市场化支持率和民主满意度表现出不同的变化趋势,那些民众依然高度支持市场化改革的国家市场化改革取得了更好的成效,而民主的满意度更多地反映出民众对政权绩效的评估,而非对体制的评价。我国的转型发展必须考虑经济改革与民主发展的相互影响,正确处理好改革与稳定的关系。

    • 财政视角下洋务运动与明治维新的比较研究

      2013, 23(2):95-101.

      摘要 (1054) HTML (0) PDF 1.38 M (374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洋务运动前的中国和明治维新前的日本财政状况相似,都遇到了财政危机。由于两国在变革前政治、经济的差异以及两国改革指导思想和领导力量的不同,清政府的洋务运动并未进行政治体制的改革,财政体制也仍然是封建制度下的管理方式,只是把中央政府的财权下移,最终没有带来财政状况的改善,反而加剧了财政危机;而日本政府的明治维新改革是全方位的,进行了相对彻底的政治体制改革,改革俸禄制度以减少财政支出,改革地税以增加财政收入,扶持民间资本以开拓新税源,最终化解了财政危机,并建立了新的有利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展的财政体制。

    • >产业经济与区域经济
    • 基于双钻石模型的成渝会展业合作发展探析

      2013, 23(2):102-108.

      摘要 (879) HTML (0) PDF 1.63 M (2216) 评论 (0) 收藏

      摘要:会展业是衡量一个城市国际化程度和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准之一。成渝经济区的构建与发展,为成渝会展业合作提供了广阔的平台。本文以双钻石理论模型为基础,从生产要素、需求市场、相关支持性产业、会展业战略结构与竞争及政策机遇等方面分析了成渝会展业合作发展潜力,并与西安、武汉和上海会展业进行比较分析,阐释了成渝会展业合作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并从会展人才、展会类型、产业联动及市场主体等角度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快速检索
检索项
检索词
卷期检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