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4).
摘要:要素的贡献与要素所有者的贡献不是一回事.生产力智能化的不断提高,意味着原本或终归是人类共享资源的科学技术对使用价值生产的贡献越来越大,因而生产力发展的成果应当越来越多地由全体人民共享.唯其如此,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才会有牢靠的根基.
2006(4).
摘要:文章在分析西部地区民族贸易发展的现状基础上,认为民族贸易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并从大力培育西部民族地区市场主体等九个方面,提出了发展西部地区民族贸易的思路.
2006(4)-13,23.
摘要:区域经济发展差距是当前诸多学科领域的重要课题,也是我国面临的重大现实问题,学术界已从不同的维度切入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在政治学视野,从政治稳定视角切入研究区域经济发展差距拉大对我国政治稳定的负面影响,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和社会政治稳定是我国政治发展和现代化的重大课题.
2006(4).
摘要:"城中村"改造涉及政府、村民和开发商三者的利益冲突与协调.运用动态博弈理论分析这三个利益主体之间的关系,求得的均衡结果表明,"城中村"改造共有三种改造模式可供选择,即政府主导型、村民自治型和政府、村民、开发商共同改造型,这些模式的成功实施要遵循相应的前提条件,政府部门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采取最佳改造模式.
2006(4).
摘要:发达国家农产品流通主要是通过批发市场,多以公开拍卖的现代化销售方式进行;流通组织主体多元化,特别是农业专业合作社十分发达;政府的流通管理归口划一,行业协会发挥作用较大.同时,许多发达国家都把农产品的贮藏、保鲜、加工放在农业的首位,非常重视农产品加工及其深度利用技术,农产品质量检测体系健全.农产品流通支持政策也较多.相比之下,中国的农产品流通还有许多工作要做.
2006(4).
摘要:贫困问题在中国既是一个历史问题,又是一个社会问题.贫困人口集中在西部既有自然条件恶劣、长期"二元经济"结构的原因,也有西部贫困文化和人口增长过快、文化素质过低的原因.这些原因造就了西部贫困人口的能力贫困,致使他们长期处于贫困的再生产状态.为了构建和谐社会,我国政府把消除贫困作为一个长期的社会目标,尤其在西部.可通过西部经济增长,加快城镇化建设,改变观念、强化教育等方式帮助贫困人口走出贫困,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
2006(4).
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单体城市的发展已经不能满足城市化发展的需要,从而城市群体的形成就成为支撑城市化进一步发展的必然趋势.成渝经济区城市群是我国人口最多,面积最大的城市群,也是中西部地区城市数目最多的城市群.基于城市流强度的分析方法,对该地区的城市间空间联系现状的分析并与发达地区作比较,以期加快成渝经济区城市群的发展与成熟.
2006(4).
摘要:重庆"打造时尚之都"应该首先抓产业发展.要扶持发展创意产业,为传统产业装上"创意引擎";以服装服饰产业为核心,培育时尚产业链;发展新型服务业,建立形式迥异的服务平台;进而以创意产业、时尚产业、新型服务业三大产业为支撑,带动聚集相关产业发展,形成若干产业链条,打造知名品牌,推出时尚原创.
2006(4).
摘要:流动人口的不断增长已经成为我国现阶段的一种重要的人口现象.当前规模巨大的人口流动给重庆市带来了一系列不可忽视的压力和问题,其中农村进城民工违法现象不容忽视.应借鉴国外成功经验,结合重庆的具体情况,通过综合治理,科学引导,加强外来民工的合法权益的保障,加强社区建设和社会整合,才能使外来民工犯罪得到控制.
2006(4).
摘要:重庆市民的旅游偏好,基本上是以自然山水为首要考虑,其次才是民俗风情、历史遗迹、海滨沙滩等;对文化景观类旅游目的地的兴趣有所下降,而更加偏好海滨沙滩和草原森林,同时都市景象也开始受到人们喜爱.旅行社在产品设计上应该推出能集自然之美和异域风情于一体的山水结合型观光产品,并针对中青年市民和文化收入较高的高端市场推出富含文化底蕴的自然风光深度旅游产品.
2006(4).
摘要:现代经济发展中,国内外的实践经验证明,区域的竞争力取决于产业的竞争力,产业集群对区域经济发展特别是区域内中小企业的发展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探索产业集群作为增长极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培育地方产业集群,建立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是实现区域经济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竞争力提高的有效途径.
2006(4).
摘要:福建省第三产业与地区生产总值的灰色关联度大小排序由"九五"的第二上升到"十五"的第一,第三产业内部各行业与第三产业总产值之间的关联度排序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动.应进一步加快福建省服务业和金融保险业的发展;正确选择第三产业主导行业,重点发展产业集群;完善市场体系,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2006(4).
摘要: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要求工业的发展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本文通过回归模型分析(SAS软件)论证了我国制造业促进第一、第三产业的发展.然而通过比较改革开放以来两个时期制造业的一些变化并进行实证分析得出,在这些可喜的数字后面,我国的制造业内部结构存在着外部替代效应、内部替代效应等质量上的问题,并运用外商直接投资技术转移过程图分析其原因.最后从经济增长、经济发展的角度总结了问题所在,并相应提出几点建议.
2006(4).
摘要:中国股市的大涨大跌和不稳定性是其最明显的特征,政府经常有意识地运用一些政策手段来调控股市的运行.本文首先总结了关于政策性因素影响股市运转的相关文献,其次通过建立博弈模型具体分析了国家推出政策性因素和投资者在股市上操作的运作过程,最后针对中国股市现状提出了一些建议.
2006(4).
摘要:本文用应用数据包络分析法(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 ,DEA)对2000-2003年我国商业银行的运行效率做了测算,并对测算结果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了构建现代商业银行企业等相关对策建议.
2006(4).
摘要:历史证明,西方资本结构理论缺乏普遍的解释力.资本结构理论能够解释一个国家企业的资本结构形成,却不能解释另外一个国家的;能够解释一个地区企业的资本结构形成,却不能解释另外一个地区的.这是为什么?是不是存在一些制度因素导致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企业经营者融资动因的差异?是不是可以认为这些制度因素也是决定企业资本结构的内生变量?
2006(4).
摘要:论文分析了目前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及统一趋势,指出所得税并轨将有助于提高外资利用水平,并且所得税并轨时机已经成熟,应该尽快推出“两法合并”改革,缩短并轨之路。
2006(4)-76,84.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跨国公司逐步地系统地进入我国市场,跨国公司与国内企业之间以及跨国公司之间在我国市场上的激烈竞争导致我国的市场结构和市场竞争格局发生了巨大转变.运用斯坦克尔伯格(Stackelberg)动态产量竞争博弈模型进行分析判断,可以清楚地揭示出这一转变,并为形成有效竞争市场结构找出可行的对策.
2006(4).
摘要:加入WTO 将使中国外贸进出口量大幅度增加,但我国现行海运服务贸易法律制度存在对民族海运企业扶植力度不够、法律效力太低且内容上相互冲突等问题,并存在立法真空,不利于外贸发展.应加快相关海运法律制度的完善,进一步强化对国际海运市场的法律规范,加强对国内海运市场的法律保护.
2006(4).
摘要:加入WTO五年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很大程度得益于我国对外贸易的强劲增长.2005年我国货物进出口总额达到14221亿美元而使中国成为世界第三贸易大国,但贸易摩擦也急剧上升.随着中国经济结构的转换,有效规避不断升级的货物贸易争端,积极发展对外服务贸易必将作为我国未来对外贸易的突破口和主力军.
2006(4)-88,92.
摘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求进一步完善民族地区的财政制度.民族地区的财政在范围、权限和职能上的特殊性决定了民族地区财政管理的特殊性.财税体制改革对民族地区产生了一些不利的影响,为进一步完善对民族地区的财政政策,需调整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事权与财权、逐步建立合理的转移支付制度、逐步采用因素法核定收支基数.
2006(4).
摘要:证券公司的风险管理和控制一直是政府监管部门和证券公司关注的重点.运用哈佛商学院罗伯特·西蒙斯教授的战略风险模型,对证券公司的战略风险来源做多角度分析可知:运用信息化手段构建证券公司风险控制体系,有助于提升我国证券公司的战略风险管理水平.
2006(4).
摘要:金融自由化导致混业经营趋势加剧,推动了兼具储蓄、投资、理财和保障等多种功能的寿险金融衍生产品的创新,引发了货币市场、资本市场、信托市场和保险市场间的互动,影响寿险需求的各种因素及其机理将更复杂,需求更加多变,产品创新难度更大.本文通过个人寿险需求影响因素的特点和变化规律的探讨,期望为寿险产品设计的自主创新提供参考.
2006(4).
摘要:组织公民行为是一种有利于组织的角色外行为和姿态.它由一系列非正式的合作行为所构成.它能充当组织运行的"润滑剂",减少组织各个"部件"运行时的相互摩擦,从而促进整个组织效率的提高.我国企业正在超越原始资本积累时期片面追求利润最大化而进入一个崭新的"企业公民"阶段.基于组织行为学角度,探讨企业公民的形成过程及其措施与方法,可以促进我国现代企业制度不断完善中迫切需要的以企业公民为目标的新型企业文化的建构.
2006(4).
摘要:大多数国有企业面临着人才"引不来、留不住"的尴尬局面,人才流失极为严重,已影响到国有企业未来发展.其原因有社会、组织、个人等多方面的因素.应用企业发展吸引人,用培训机会吸引人,用职业发展吸引人,用公平的激励机制吸引人,用情感吸引人,用企业文化吸引人.
2006(4).
摘要:由于战略思维和战略制定与实施的线性化,传统的战略设计模式不能适应动态环境的变化,必须强调战略对外部环境和内部资源、能力的动态应变性,改变传统的线性战略思维和静态的战略设计及实施模式.仅对战略设计模式进行改进是不够的,必须在企业内构建动态战略能力.企业的动态战略能力包括动态战略思维能力、战略转变能力和战略评价能力.
您是本站第 访问者
邮编:400067 传真:023--62768460
电话:023-62769479 E-mail:westforum@vip.163.com
网站版权所有:西部论坛 ® 2024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