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34(6):17-30.
摘要:城市数字经济发展会促进企业数字技术创新和数字化转型,并提高企业劳动者的数字技能、加快企业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的数智化升级,从而显著提升企业的新质生产力水平。采用沪深A股上市公司2011—2022年的数据分析发现:城市数字经济发展显著提升了企业新质生产力水平,并对新质劳动者、新质劳动资料、新质劳动对象都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其中,对新质劳动资料的提升作用最大);城市数字经济发展可以通过提高城市人力资源质量、提升企业创新效率、拓展企业知识网络3条路径来促进企业新质生产力发展;城市数字经济发展显著提升了非国有企业的新质生产力水平,但对国有企业新质生产力水平的影响不显著;城市数字经济发展对高新技术行业和市场竞争程度较强行业企业新质生产力水平的提升作用更强。因此,应加快城市数字经济发展,充分发挥其对企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促进作用,并持续推进经济体制改革,促进高新技术企业高质量发展,以市场力量驱动企业新质生产力的整体跃升。
2017, 27(6):58-64.
摘要:人力资源服务业具有技术含量高、辐射带动作用强等特点,关系广大劳动者就业创业和职业发展。加快发展人力资源服务业,推动人力资源服务业实现转型升级,是实现更加充分和更高质量就业的重要举措。在全球人力资源服务向平台化方向发展、新模式和新业态不断涌现的新时代,建议重视和开展下述方面的工作: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引导产业转型升级;推进体制机制创新,有效维护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环境;提高人力资源服务企业的专业化水平和自主创新能力,增强国际竞争力;大力发展人力资源服务新模式和新业态,培育新增长点;继续加强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区建设,搭建服务平台。
2017, 27(6):93-110.
摘要:“一带一路”沿线各国的劳动力规模和就业状况差异显著,劳动力资源大国的老龄化趋势明显,农村和农业劳动力转移空间也持续缩小;由于各国工业化进程不同,劳动力产业结构存在明显差别;各国劳动力受教育程度、质量和技能水平呈现明显的层次性,工资和社会保障水平随着各国人力资本增长而提升;由于劳动力市场制度和风险管控能力存在差异,不同国家的劳动力市场风险不一,但国际贸易增长、对外投资扩张和人口跨国流动也为劳动力发展带来了良好的机遇。因此,国家和区域间劳动力流动将有助于“一带一路”沿线各国的均衡发展。中国的劳动力市场在总量和结构方面优劣势并存,应积极推进劳动力市场制度改革,借助“一带一路”建设优化人力资源结构、提高劳动力素质,并积极推动劳动力市场的区域一体化,促使劳动力资源更好地服务于“一带一路”建设。
2016, 26(4):58-63.
摘要: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深入推进,国际交流人才对于加强与沿线国家和地区经贸合作和文化交流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因此,需要加强对国际化人力资源的开发,尤其应对国际交流人才进行多元化培养,以更好地支持“一带一路”建设。当前,我国对国际经贸交流人才的培养,如工程技术类法语人才的培养,在高等教育和企业管理两个方面均存在短板。为适应“一带一路”建设的广泛推进和长远发展,满足国际经贸交流对工程技术类人才的大量需求,高校和企业都应创新人力资本培养机制,并建立高校—企业协同培养体系。
2012, 22(1):37-43.
摘要:优化人力资源结构以夯实事业单位可持续发展基础,加大专业技术职称改革力度以强化事业单位能力建设,是当前事业单位改革相互密切关联的两大重点。对此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和以人为本原则,在实施全员聘用制前提下,通过构建岗位职责、工作绩效和实际贡献相结合的分配机制和公正、公平、科学的职称评审评价机制等一系列综合性措施,有效激活事业单位竞争择优的成长动力,以切实发挥事业单位人力资源优势和潜能,并藉此提高事业单位公共服务的有效性。
2006(6).
摘要:西藏旅游企业从业人员规模还十分弱小,特别是旅游企业中导游队伍有待开发.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结构的调整,旅游就业总量将不断增长,就业结构也会趋于合理;同时,西藏旅游开发战略模式决定了其从业人员的专业性和多样性,西藏4A级旅游区(点)的发展及扩增也将扩大就业人群.
2006(2).
摘要:我国家族制经济实体的存在与发展有着深厚的历史根源和丰富的现实土壤,今天仍然是一支不可忽视的经济力量。随着中国经济更深地融入世界经济。家族制私营企业将会面临更加复杂多变的竞争环境。新时期家族制私营企业谋求发展壮大的关键是突破人力资源管理定势,实行对人力资源的人本管理、知识化管理、专业化管理以及制度化管理,优化人才配置,留住智力资源。
2005(3).
摘要:依托人力资本促进经济发展是我国的必然选择,但我国人力资本状况并不乐观,因此必须促进人力资源向人力资本的转化.本文就我国促进人力资源向人力资本的转化路径进行了讨论,提出了系统的学校教育、在职培训和职业教育、培养学习型个人等三条路径.
2004(4).
摘要:人力资源是现代经济高速发展的关键要素.重庆、四川、贵州和广西四省(市、自治区)的人力资源开发在很多方面有许多相似之处.加强四省(市、自治区)的人力资源合作开发是发展西部经济的重要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