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4):1-17.
摘要:高管团队断裂带过弱会使管理层内部同质化,过强则会加剧子群体间的对立冲突,两者都不利于企业的新质生产力发展。因此,高管团队断裂带会对企业新质生产力产生先促进后抑制的非线性影响。以2012—2022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高管团队断裂带对企业新质生产力产生了显著的倒U型影响,管理层短视在其中发挥了部分中介作用,即断裂带通过其与管理层短视的U型关系对企业新质生产力产生倒U型影响;企业的共同机构持股比例增加和所在地区社会信任水平提高会强化断裂带与新质生产力的倒U型关系;断裂带对新质生产力的倒U型影响在非国有企业、成长期和成熟期企业、高技术行业企业中更显著;任务断裂带与企业新质生产力存在显著的倒U型关系,而生理断裂带能够促进企业新质生产力发展(两者不存在倒U型关系)。企业应科学对待高管团队断裂带的“双刃剑”作用,不断优化管理层结构,积极引入共同机构投资者;政府应提升社会信任水平,推动企业新质生产力发展。
2025(4):18-34.
摘要:作为一种长效激励机制,股权激励能够缓解现代企业的委托代理问题,并激发企业关键人才的创新活力,进而促进企业新质生产力发展。利用沪深A股上市公司2010—2023年的数据分析发现:实施核心员工股权激励比实施管理层股权激励具有更显著的新质生产力提升效应,提高核心员工股权激励水平显著提升了企业新质生产力,而提高管理层股权激励水平对企业新质生产力的影响不显著;股权激励通过吸引技术人才、促进技术创新、提升要素使用效率3条路径提升企业新质生产力,核心员工股权激励比管理层股权激励具有更显著的技术人才吸引效应、技术创新促进效应、要素使用效率提升效应,3条路径中提升要素使用效率的作用最明显,吸引技术人才次之,而促进技术创新的作用较弱;核心员工股权激励采用非限制性股票激励模式能够产生更显著的新质生产力提升作用,增加激励期限和提高激励稳定性会强化股权激励的新质生产力提升效应。因此,应提高核心员工股权激励水平,优化股权激励制度设计,有效促进企业新质生产力发展。
2025(4):35-51.
摘要:基于包含风险冲击的多行业生产网络一般均衡模型,可分解出国际循环技术溢出效应,进而分析国际生产网络关联度对行业产出增长的影响及其技术溢出机制。采用ADB数据库中60个经济体35个行业2008—2022年的数据,并将2008—2009年(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和2019—2021年(新冠疫情冲击)划为风险期(其余时间为正常期),研究发现:国际生产网络关联度提高通过增强国际循环技术溢出效应显著促进了行业产出增长;风险期的行业国际生产网络关联度和行业国际循环技术溢出效应显著低于正常期,风险冲击不仅显著抑制了行业产出增长,还弱化了国际生产网络关联度提高对行业产出增长的促进作用;国际生产网络的行业产出增长效应主要通过供给侧关联度(出度)的提高来实现,并存在显著的行业异质性、经济体异质性以及时期异质性;国际生产网络关联度提高显著促进了中国的行业产出增长,但风险冲击会显著减弱该增长效应。因此,在深度参与国际大循环的同时应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积极应对各种风险冲击。
2025(4):52-67.
摘要:人工智能政策不仅可以直接促进企业人工智能应用,还能通过推进城市数智化转型间接提升企业人工智能应用水平,人工智能应用则可以通过促进企业转型升级改善企业ESG表现。以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建设为准自然实验,采用2014—2023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分析发现:人工智能政策实施显著改善了企业ESG表现;人工智能政策通过促进企业人工智能应用改善企业ESG表现,其中,人工智能政策通过促进城市智能技术创新、数智产业集聚、数字金融发展提升企业人工智能应用水平,人工智能应用通过促进企业绿色技术创新、信息披露质量提升、管理成本降低改善企业ESG表现;企业数字化战略实施强度和媒体关注度提高对人工智能政策的企业ESG表现改善效应具有强化作用,人工智能政策对非国有企业、规模较小企业、高科技行业企业、非重污染行业企业的ESG表现改善作用更强。因此,应加快推进人工智能政策,并重视其宏观效应与微观效应的协同,以人工智能应用推进企业全面转型升级,有效改善企业的ESG表现。
2025(4):68-82.
摘要:数智化转型不仅能够通过促进企业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增强企业竞争力,还可以通过改善企业关联的网络结构助力企业竞争力提升。采用2011—2023年沪深A股上市制造业企业的面板数据,基于创新动力、生产效率、产品质量3个维度评估企业竞争力,分析表明:数智化转型显著提升了制造业企业竞争力,并对3个维度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其中对创新动力的促进作用最为显著;数智化转型能够通过赋能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促进产业链分工、推动供应链配置多元化、提高全球价值链嵌入度)的传导机制促进制造业企业竞争力提升;数智化转型显著提升了成长期和成熟期、竞争较强行业、市场化水平较高地区的制造业企业竞争力,但对衰退期、竞争较弱行业、市场化水平较低地区的制造业企业竞争力没有显著影响;数智化转型仅在处于加速状态时才能显著提升制造业企业竞争力,处于匀速和减速状态的数智化转型对制造业企业竞争力的影响不显著。因此,应加速推进数智化转型,促进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耦合共进,有效提升制造业企业竞争力。
2025(4):83-97.
摘要:试点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有效手段,不同试点叠加会产生政策协同作用。低碳城市试点和智慧城市试点通过互促互补机制共同促进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升,能够产生比单试点更强的政策效应。利用2003—2022年我国284个城市的数据,通过多时点双重差分模型分析发现:低碳城市与智慧城市双试点显著提升了试点城市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且双试点的提升作用显著强于单试点;两个试点同时实施的政策效应最强,先低碳城市试点后智慧城市试点的政策效应次之,先智慧城市试点后低碳城市试点的政策效应最弱;双试点能够通过降低能源消耗强度、推动数字经济发展、促进产业结构升级3条路径提升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试点前的城市环境基础与双试点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升效应存在倒U型关系,双试点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作用随着城市创业活跃度的提高和试点实施时长的增加而增强。因此,应重视并充分发挥不同试点组合的政策效应,并从政策效应的传导渠道入手优化试点政策、提升试点效果。
2025(4):98-99.
摘要:近年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低空经济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成为中国西部低空经济发展的核心引擎。基于发展环境、资本投入、创新指数、基础载体、产业成效5个维度测算2024年我国GDP前十名城市的低空经济发展指数,结果表明:深圳的低空经济发展领跑全国,成都的低空经济发展水平高于除“北上广深”以外的其他城市,而重庆仅领先于南京。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低空经济发展与东部发达地区还存在较大差距,内部的“双城”发展也不均衡,且面临空域资源利用与审批受限、成本约束与技术瓶颈凸显、应用场景开发与可持续性不足、人才缺乏与安全风险并存等挑战。川渝两地应协同推进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建立跨省域跨部门协调机构和信息共享平台以高效配置和利用低空空域资源,促进低空经济政策和技术创新,加快低空经济基础设施建设,拓展低空经济多元化应用场景,完善低空安全防控体系,并加大财政金融支持和人才培养引进力度,为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双城样本”。
2025(4):110-124.
摘要:通过完善财政制度缓解财政纵向失衡、优化转移支付是促进居民消费扩容升级的重要措施。利用2014—2023年省级面板数据构建面板联立方程模型,采取三阶段最小二乘法分析发现:财政纵向失衡增强既会直接抑制居民消费扩容升级,也能够通过“财政纵向失衡↑→转移支付↑→居民消费扩容升级↑”的传导机制促进居民消费扩容升级;从消费扩容来看,财政纵向失衡通过增加转移支付产生的间接效应小于直接效应,因而其对居民消费扩容的总效应为负;从消费升级来看,财政纵向失衡通过增加转移支付产生的间接效应大于直接效应,因而其对居民消费升级的总效应为正;财政纵向失衡和转移支付对居民消费扩容升级的影响及传导机制会因地理区位、经济发展水平、财政压力等的不同而具有多样化的异质性表现;此外,还存在“财政纵向失衡↑→民生性财政支出偏向↑→居民消费扩容升级↑”的传导机制。因此,应深化财政体制改革,完善转移支付政策,改善财政支出结构,以缓解财政纵向失衡,推动居民消费扩容升级。
您是本站第 访问者
邮编:400067 传真:023--62768460
电话:023-62769479 E-mail:westforum@vip.163.com
网站版权所有:西部论坛 ® 2025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