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张美华,王伟.当前世界经济发展的特点[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17(4):19-22,28.
- [2]张竹云.当前世界经济发展的特点分析[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2(4):48-51.
- [3]林季红.经济全球化的表象与本质剖析[J].云南财贸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0(1):7-10.
- [4]赵颖.世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及其影响[J].榆林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20(1):76-78.
- [5]李兴.“多极化”、“全球化”、“一体化”关系辨析[J].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60(5):757-762.
- [6]李兴."多极化"、"全球化"、"一体化"关系辨析[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60(5):757-762.
- [7]彭森.世界经济与中国发展改革的几个问题[J].中华魂,2013(13):56-59.
- [8]阿迪里·穆罕默德.论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帝国主义[J].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02,23(4):46-50.
- [9]朱家健.世界经济格局变化与中国对外开放策略[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1(2).
- [10]王勤.当代东南亚经济的发展进程与格局变化[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1).
- [11]俞春英,杨定华.中国在东亚区域经济合作中的作用和地位分析[J].云南财贸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5(3).
- [12]刘秋平.认识经济全球化 提高商品国际竞争力[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24(2):22-23.
- [13]王晖.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区域经济一体化战略[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25(12):312-316.
- [14]周柏青,游巧荣.世界格局变迁与中国的角色定位[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51-55.
- [15]王怀宁.试析迈入21世纪的世界经济主要发展趋势[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1(2).
- [16]肖荣.论“两化”趋势与“两化”攻势[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2).
- [17]对国际变局与中国外交的若干思考[J].中华魂
- [18]魏明祥,李学铭.正确认识世界多极化政治、经济格局[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2(4):52-55.
- [19]陈宇.国际格局建立的新模式与中国的和平崛起[J].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12-16.
- [20]胡凡,杨磊.美国企图一超独霸[J].21世纪,2000(3):12-13.